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父母相继离世 14位“爸爸妈妈”帮我上大学
2008-07-23 14:15:4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李玥 常滨毓 赵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讯 “爸爸妈妈,高考成绩出来了,我考了629分,被哈医大录取了。毕叔叔、刘姨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我都胖了……”20岁女孩李文静捧着父母生前的照片,喃喃地说……

  李文静父母不到一年相继去世,在毫无血缘关系的14位叔叔阿姨的精心照顾下,她衣食无忧,还在高考中取得了629分的优异成绩。一年来,妈妈生前的同事把文静看成自家的孩子,无私地帮助、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

  一夜之间 与爸爸阴阳两隔

  李文静的家庭并不富裕,妈妈李君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供应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爸爸李勇是一名旅游巴士司机。文静想吃什么,无论多费事,爸爸妈妈都要给她做。早上想吃红烧肉,爸爸5点钟就起床做;从小到大,文静没吃过挂面,只要想吃面条,都是爸爸亲手做手擀面。然而,这样幸福简单的日子,在2004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文静的妈妈被诊断为乳腺癌。文静说:“那时候知道妈妈生病了,心里还不是特别恐惧,因为我知道有爸爸在,什么事都有爸爸替我扛着。”那时的文静不会想到,2006年9月11日,她永远地失去了爸爸。

  那天,文静的爸爸开旅游大巴送一个旅游团到吉林。晚上9点钟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妈妈接电话,文静清楚地听见电话那头说:“你得坚强点,李勇不在了……”文静觉得整个天都塌了。

  爸爸的突然去世,让妈妈的精神一下子垮了,病情继续恶化。文静知道这个家庭、身患重病的母亲,已经是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生活的不幸让她没有退路,那么就勇敢向前吧!


 

  母亲病危 临终托孤同事好友

  为了减轻文静的负担,妈妈单位的14名同事自发成立了陪护小组,刘雅珍、陈雪桃等几名女同志,白天轮流到医院照顾李君,一日三餐调着样做。同事杨涛知道李君爱吃鸽子,就把准备参赛的鸽子每隔几天就给李君杀一只,炖上土豆,冒着热气送到病床前。

  在文静上高二那年,妈妈的病情更加恶化,体重从130斤降到了90斤。同事们商量应该把李君的实际病情如实告诉文静,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李君的好友刘雅珍的肩上,一天晚上,刘雅珍把文静接到自己家,很郑重地告诉她,李君的癌症已经全身扩散,要做好思想准备。文静沉默了1分钟,一脚把面前的桌子踢出老远,双手使劲敲打着玻璃砖,然后抱着刘雅珍号啕大哭,“刘姨,为什么爸爸走了,妈妈我也留不住呀?”……整整哭了两个小时,文静擦干了眼泪,只说了一句话:“刘姨,我没事了。”

  从那以后,文静想尽办法到医院陪伴妈妈。下午的自习课她总是跟老师请假,从九中赶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妈妈。文静每晚都要给妈妈喂饭、洗衣服、擦身体,等妈妈睡着了,才能在病床前复习功课。到了癌症后期,病痛折磨得李君疼痛不已,越到深夜疼得越厉害,为了缓解妈妈的病痛,文静贴着脸安慰妈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供应中心主任毕克滨告诉记者,李君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将来女儿跟谁生活。虽然文静有亲属,都因种种原因不是最佳的人选。临终前,李君拉着刘雅珍的手说:“大姐,我走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文静,我就把她托付给你了。”

  14位同事为孤女当爸妈

  去年9月25日,李君带着对女儿一万个不放心,和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成为了孤儿的李文静却没有尝过一分孤单的滋味,教学科研供应中心的14位职工成了她的“爸爸妈妈”。

  刘雅珍特意为文静准备了新床单、新被褥,还买了内衣裤、睡衣,刘雅珍的女儿李妍更是特别欢迎这个小妹妹,这位在读的博士生表示要尽全力帮助小妹妹考进重点大学。文静刚搬来时,晚上特别怕黑,怕一个人单独呆在一个房间,为了照顾她,刘雅珍特意和文静一个房间,每天晚上陪着她学习,搂着她睡觉。


 

  照顾文静,并不是溺爱、不批评。“我可不惯着文静,她哪儿做得不好,我就批评她,她也知道我说她是为了她好。”快言快语的刘雅珍表示,她不仅让文静好好学习,还要让她学着做家务,包饺子、洗衣服。“刘姨说我,我一点儿都不生气,因为我知道她是对我好才批评我的。”文静说。

  虽然文静生活在刘雅珍家,但关心她、照顾她成了教学科研供应中心所有职工的共同责任。刘雅珍说,临近高考前,她几乎每天不用做晚饭,因为每天都会有同事带来好吃的给文静补身体。孙书记的爱人钓鱼回来,做好了第一锅先给文静送去。今年端午节,刘雅珍刚说文静想吃不带枣的粽子,第二天就收到其他同事送来的20多斤粽子,结果吃到现在,冰箱里还有粽子呢!

  高考前,14名同事都想去陪考,毕克滨主任和刘雅珍商量后还是决定不去那么多人,会影响文静的发挥,可不去又实在不放心,最后大家商量了一个方案,由刘大姐“明着”陪考,其余的人都是在最后一科快结束时赶到考场。文静说,她一出考场,一下子看见十几位叔叔阿姨都来了,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两个愿望当救人救心好人

  如今,文静的好成绩成了14位叔叔阿姨最大的骄傲。毕克滨说,每当有人打听文静的高考成绩时,他们都是先说分数,再说考取的学校和专业。为了奖励她,还要带着文静到上海去旅游。文静告诉记者,她要报考医学专业,希望将来可以救治很多像妈妈那样的患者,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叔叔阿姨帮助了她,将来,她也要像他们那样成为既能救人又能救心的好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