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吉林省政协主席为东北振兴献策
2008-07-24 19:34: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4日讯 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

  记者孙晓锐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必然的途径。”在日前召开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上,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别胜学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出一方良策。

别胜学

  别胜学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引领拉动现代农业的主推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支撑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因素。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别胜学认为,应突出政策扶持,强化组织指导,着力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培育主体,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培养“领军人物”、“领军团队”和“品牌产品”,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并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幅射作用。建好基地,保证加工资源。立足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基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可靠的原料。培育中介组织,健全联结机制。要重点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行模式,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打造品牌,提高产业层次。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培育名品精品,创建特色品牌,作为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层次的重要措施。大力培育“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

  别胜学建议,国家应当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点内容摆上更加重要位置。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强化政策性银行支农功能,引导商业性银行向农村倾斜,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建立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实施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保优势企业和粮食主产区,支持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压缩加工链条短、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环保处理设施不完备、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压缩非粮食主产区玉米加工能力,避免无序竞争。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三省一区”应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制度,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创新,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必将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别胜学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