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5日讯 去年,黑龙江日报曾对哈尔滨市道外区八区人民体育场内设施破旧、危房耸立的情况进行了报道,有关部门也表示,将尽快考虑这一区域的拆迁改造事宜。然而,一年多过去,改造一事迟迟未见动静。而且,破败的体育场内每天仍有数百名运动员和市民在锻炼,形成了安全隐患。
23日早,记者来到这个体育场,看到正门位置的主楼墙体已经破损褪色,与周围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图)。进入体育场内看到,看台墙体基座上裂隙似乎比以前更大了。
在看台上,大面积的台阶水泥脱落露出里面的红砖,中间生长着杂草和一些低矮灌木,有的小树已经有一人多高。在部分栏杆上,还晾晒着一些被褥和衣物。看台高处,被人写上了“危险勿上”的字样,写有“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铁制大牌子已经锈蚀褪色。场地一侧的高低杠前,数名残疾人运动员正在紧张地训练。
主席台前悬挂着一幅红色条幅,能看得出今年在这里还曾举行过田径运动会。旁边有一户卖水果的住户,下方位置堆放了一大堆箩筐以及卖水果的三轮车等杂物,几名操外地口音的人员在看台下的房子内出入。场地步道板上晾晒的药材散发出特殊的气味。在几个体育场的出口位置,已经被人搭建上了板棚仓库。
正在晨练的赵女士说,自己家住在附近,所以经常到这来锻炼,知道体育场是危房,自己小心一点就是了。既然是危房,不如早一点把它拆掉,更好地利用起来这个地方。
今年五月份,曾有媒体报道八区体育中心综合整治项目开工,预计到10月底竣工。然而,所谓的“整治”只是对体育场的外墙体进行了粉刷美化。
据了解,2003年,在该体育场被鉴定为危房后,除了体育场主楼还继续供办公人员使用外,住在这里的运动员陆续全部撤了出去,但每天仍有数百名运动员在这里的食堂就餐,其他剩余房间就当仓库使用。而对于新体育场的建设问题,体育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哈尔滨市人民体育场作为一座公益性体育场,应该为广大市民健身娱乐提供服务,但由于资金问题,新体育场建设至今仍无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