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王长聚:在振兴东北框架内构筑"三农三牧"发展新格局
2008-07-25 21:27: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5日讯 题:王长聚:在振兴东北框架内构筑“三农三牧”发展新格局

  记者 孙晓锐

王长聚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解决不好东北地区的“三农”问题,实现不了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东北地区的科学发展和全面振兴。在本次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论坛上,内蒙古政协副主席王长聚作了如上表述。

  王长聚介绍了内蒙古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基本思路:在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上,提出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结构,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城镇和工业园区进行“收缩、集中、转移”;在提高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上,提出要提高“三个比重”,即提高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提高种植业中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的比重,提高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比重;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上,提出要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利益联结三个环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三农三牧”的工作指导上,进一步放宽眼界,提出了“三个找出路”的要求,即解决农牧业问题要从非农牧产业上找出路,解决农村牧区问题要从推进城镇化上找出路,解决农牧民问题要从减少和转移农牧民上找出路;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上,提出要突出抓好“发展、提高、建设、培育”四个关键环节,即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大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力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牧民。

  对于如何加强推进东北地区“三农三牧”发展,王长聚建议,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和城镇有关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大力推行避灾农业,积极调整生产力布局,延长“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期限,保证接续替代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大有效投入,偿还基础设施欠账。对振兴东北战略实施范围内的地区,减少国债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在农村牧区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项目实行零配套资金政策,尽快提高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联合采取行动,消除制约发展瓶颈。生态建设方面,国家尽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国家尽快把北水南调工程提到日程。用电方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粮食生产方面,减轻粮食主产区财政风险,减少新挂账贴息额度,放宽挂账消化时间,放宽风险金使用范围。社会事业方面,应增加转移支付额度,解决“两基”达标负债和进一步巩固提高形成的资金缺口问题,特别是解决好加强民族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