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近水则灵。
呼兰区黄土山林场,最高“山峰”海拔不到200米,但因位于松花江北岸,隔江可见主城区,而成为哈市市区内最难得的大森林。去年,呼兰区将黄土山林场及沿江地带规划为“松花江森林公园”,获得国家批准,从而启动国内城区最大森林公园建设。
黄土山不再土,呼兰区立新功。
山水优势组合,100多平方公里森林公园浑然天成
松花江森林公园主体是黄土山林场。这个林场的施业区纵跨呼兰区杨林、二八和方台三个乡镇,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林场位于黄土漫岗上,黄土岗东西绵延30多公里,黄土山林场因此得名。
黄土山林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树木达20多种,地被、山野菜、药材及菌类产品极为丰富,山体逶迤、谷岭相间,天然与人工相间的森林景观,是城市最难得的生态屏障和绿色旅游资源。
2007年,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最终将形成面积240平方公里、库容为17亿立方米的人工湖,使黄土山一带形成湿地及水域面积达70平方公里。山水一经组合,就形成了哈尔滨市自然山水型生态旅游区。
松花江森林公园位于哈市下游。从水路乘船约1小时行程就可以到达公园,从陆路乘车约1.5小时可以抵达。一次旅游,山陆并进,山水田园,风光无限,消费需求,各得其所。
保持自然资源,森林公园将成为呼兰经济建设亮点
松花江有四条支流流经黄土山林场,每年有近20公顷的土地及林地被水流侵蚀。黄土山林场是呼兰区最大的区属林业企业,人均年收入仅1000多元,且靠计划采伐林木维持生存。交通困难、管理艰难,春秋防火、夏秋防洪,黄土山是财富,又是包袱。
2007年,呼兰区委书记刘士勋提出大胆设想,应该将黄土山规划成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打造呼兰新区经济新亮点,让这个包袱成为真正的财富。
呼兰区这一设想得到专家认同,也得到省市及国家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这是因为,公园规划一旦通过立项,黄土山流域将进行大规模整治,一草一木都不允许随意采伐,其自然生态环境将获得极大改善,将使哈市主城区建立更牢固的生态屏障。公园一但建成,将成为全国市区内最大山水型生态旅游区,除吸引哈市大量游客外,还将吸引省内外及国内外各级客源,可进一步带动呼兰区沿江五乡镇经济腾飞,并使之成为呼兰区继经济开发区、农牧业之后又一支柱产业。
呼兰区一方面申请立项“松花江森林公园”,一方面对“公园”着手建设。2007年以来,新建“公园”公路4条,总长度达30多公里,特别是沿江公路建设,贯穿5乡镇,不但改善原有交通环境,更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公园建设打通了交通瓶颈。
森林、湿地、水域,森林公园一幅画卷待舒展
黄土山东部秀山奇谷、森林茂密,远观近游,皆是美景。西部丘谷纵横,由于水土流失的作用,沿江地段形成大面积细柔河滩沙地,是沙滩疗养的必备资源。
大顶子山航电工程建成后,库区将成为第二松花湖。松花江森林公园的水面将与江水连成一片,烟波浩渺中可以眺望大坝及大顶子山。
公园东部为漂河湿地,这是国内城市中面积最大的湿地群,铺天盖地的芦苇和蒲草,展翅飞翔的水鸟,将使生态环保观光教育更加生动。
松花江森林公园山水湿地相间,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观赏采摘兴趣不减。
如果你喜欢辽阔,就乘船于江上。如果你喜欢悠静,就深入大森林。如果你喜欢阳光,就醉卧于沙滩上。如果你喜欢野趣,就徜徉在湿地里。如果你喜欢乡村风味,就走进农家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