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沿江两岸如何亮化 快速出台法规突破瓶颈
2008-08-01 09:45:22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谭立顺 李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沿江亮处为防洪纪念塔广场,亲水平台漆黑一片。
 
 

 从船上望去,远处的高楼和公路大桥的灯光隐约可见。

 码头明亮,江北岸少有灯光。

  东北网8月1日讯 很多哈尔滨市民都有过晚间去江边消夏的经历:望望江中流畅的江水,听听拍打船帮的水声,欣赏岸边明亮的灯饰……然而,很多人都发现,除了江南岸边的防洪纪念塔和北岸的太阳岛之外,多数地段只有照明的路灯,而未能造就恢宏、靓丽,甚至是流光溢彩的灯饰景观。

  江边看灯饰

  半江灰暗半江亮

  入夜的江畔,是一个城市夜晚最浪漫、最有情趣的去处,哈尔滨的松花江畔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消夏市民和外地游客。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市民刘秉瑞先生,经常到江边消暑度夏。越来越“丰满”的松花江让刘先生注意到了一些变化,人越来越多,沿江路越来越宽,沿江景观越来越多,但是江边的灯饰景观却有些不尽人意。

  “只有防洪纪念塔和江北太阳岛的灯饰还有点儿景观的味道,但防洪纪念塔的灯却亮得晚,关得早,一般是过了20时才开灯,21时左右就关了。而这个时候,江边的游人还很多呢!”“防洪纪念塔的灯饰亮的时候,整个广场摇曳生姿,射灯扫向江面,形成各色光幕,使江面亮丽无比。”

  看罢防洪纪念塔和江北太阳岛的灯饰景观后,向两侧的景点再游览,就会发现江畔是黑漆漆的,亮起来的都是江畔路的路灯,只能照亮街路,照亮夜市。刘秉瑞先生说:“就连江畔防洪墙上的欧式路灯都不亮,水边漆黑一片。”

  据了解,仅在沿江防洪通道上就有很多景点:沿江向西奔公路大桥方向,有九站公园、老头湾等,沿江向东奔松浦大桥方向,有青年宫、铁路桥、儿少中心、船站、天主教堂等。但是没有了灯饰,这些景点多数被淹没在黑暗之中。


 

  政府很重视

  灯饰规划早就有

  道里江段的灯饰亮化明显优于道外江段,而整个城区江段的灯饰景观也没能为城市夜生活添光增彩。哈尔滨市旅游局规划处处长李刚认为,如果能够让江畔的灯饰亮起来,形成灯饰长龙,再让现有的4座跨江桥全部亮起来,形成4条明亮的卧龙,沿江风光绝对会让游客流连忘返。

  经查阅资料记者发现,哈尔滨市政府历年来都对沿江风景线的亮化工程十分重视,并制定了详细的工程目标。比如2006年,哈尔滨市曾要求对江北斜拉桥的灯饰亮化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并对江上14个趸船码头全部实施灯饰亮化,与沿江夜景风格协调,还将实施滨洲铁路桥整体亮化改造;对斜拉桥至公路大桥段亮化盲区实行补建和完善,松花江北岸东段船坞至下游堤岸转角处增加500米亮化景观带,延展北岸亮化带效果;新建或改造南岸沿江重要建筑的灯饰亮化设施等等。

  再比如2007年,哈尔滨市要对松花江南岸公路大桥至滨洲桥段临江建筑实施亮化升级改造,突出沿岸景观亮化,提升松花江母亲河旅游观光的综合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滨水亮化新景观。

  待法规出台

  明确各方亮化义务

  但是现状没有达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效果。这些症结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江畔的美景亮不起来?哈尔滨市城管局副局长王铭和给出了答案:投入大、维护难、协调难,让政府很犯难。一次性投入大、后期电费和维护费用高,让沿江企事业单位望而却步。

  王铭和说:“哈尔滨市综合整治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去上海外滩考察,回来后拿出一些高楼大厦的亮化照片,问我外滩的亮化花了多少钱?猜了几次没猜对,原来是花了好几千万元。这还是一次性的建设投入。”

  “说到底,沿江风景线的亮化归根结底在一个字——钱。”王铭和分析道,松花江沿江风景线应该是哈尔滨十分亮丽的旅游带,政府很早就开始了整治和改造,其中也包括亮化的问题,按照当时的规划进行了施工,但是改造的效果却远远不够。而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原因。

  城管部门以及综合整治办都已经意识到了江畔灯饰亮化对于哈尔滨夜景的重要性以及对广大市民、外地游客的重要性。王铭和说:“虽然投入大、维护难、协调难,但灯饰亮化的步子要迈得更稳健。我们已经在市综合整治办新成立了灯饰亮化部,来专门负责城市灯饰亮化工作,其中包括沿江风景线的灯饰亮化。这个部门成立后,一直在做调研,并请了一些专家进行论证,初稿几经讨论,目前还在完善当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把新建楼盘当作了试点,让他们能够主动做到既亮化美化自身建筑,还能发挥社会公益效果。但是这一点要看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理念如何,有的企业就会主动搞亮化,而有的企业多次沟通也不做亮化。”

  王铭和还认为,政府应该像吉林市一样出台一部地方法规,对城市灯饰亮化进行立法,以此来规范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灯饰亮化工作的义务、责任和投入多大的成本、怎样投入等等。

  长期规划

  点亮沿江观光带

  很多哈尔滨人去过广州,也都曾经有过珠江夜游的经历。美丽的夜景,尤其是流光溢彩的灯饰景观成了他们心中不能忘却的记忆。然而哈尔滨的松花江每到晚上,两岸一片漆黑,让想观赏夜景的外地游客大失所望,还给哈尔滨市市民出行、活动带来不便。

  哈尔滨市政协委员赵晶就从珠江夜游得到了灵感,她认真对比了哈尔滨和广州的差距,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建议:对松花江南北两岸的装饰灯光建设做一个中长期规划,在实施规划中,将南岸斯大林公园、九站公园及北岸太阳岛作为重点,使两岸的装饰灯光成为反映哈尔滨特色的又一个旅游景观。

  她说:“松花江是哈尔滨的母亲河,它不仅为哈尔滨人提供了日常生产和生活用水,松花江也已成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象征。随着哈尔滨冬天冰雪节及夏日避暑胜地日趋驰名海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都将前来观光度假,而松花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景观带。因此,打造沿江风景线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其中沿岸的灯光装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让沿江风景线亮起来,哈尔滨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