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7日讯 日前,省卫生厅发布一组数字令卫生界业内人士担心:2007年,我省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73.21/10万,略高于2006年的70.81/10万;而这一数字同2001年的64.19/10万相比,则上升明显。于近日汇总完成的我省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数据表明,作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出生缺陷应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
我省出生缺陷监测始于2001年,现有58家监测医院被列为国家及省级监测点。检测数据显示,自2004年至2007年,我省出生缺陷发生率开始攀升,并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4年中的数据分别为63.13/10万、73.40/10万、70.81/10万和73.21/10万。仅以2007年为例,出生缺陷主要先天畸形发生率的顺序依次为:唇腭裂、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脑积水和神经管缺陷。有关专家评价指出,这一现象与婚检率下降、婚育咨询指导不到位有密切关系。
记者看到在2001至2007年的资料报表显示,我省唇腭裂的发生率始终在12/10万上下波动,乡村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同样,全省多指(趾)属高发畸形病,2001年为4.26/10万,2007年则为7.65/10万,农村7年间升幅速度也相当明显。与之相比,我省城乡神经管缺陷病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与我省对孕前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小剂量叶酸这一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
监测结果还显示,去年我省小于20岁年龄组围产儿数量上升,这意味着低龄孕妇增多。35岁或大于35岁妇女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此外,多胎妊娠是造成围产儿死亡危险因素之一,发生出生缺陷的几率是单胎的两倍,2007年,我省出生多胎构成比例为1.83%。
专家指出,有些疾病是遗传病,如果在婚前事先知道,可以采取措施加以预防,这会大大减少缺陷儿的产生,给家庭和社会减少痛苦和负担。重视孕产期保健,也有助于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