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0日讯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2008年8月8日,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一天,让亿万华夏儿女魂牵梦萦;这一天,冰城百姓的激情也再一次被点燃。身在冰城,心向北京,昨天,冰城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北京奥运开幕喝彩!
300市民登车看奥运
带着激情出发,昨天,哈尔滨市一些买到奥运比赛门票的市民,乘火车或飞机赶赴赛场观看奥运。来自哈尔滨火车站的信息显示,截止昨天,哈尔滨市已经有300多名市民,乘火车赶赴奥运会比赛地观赛。这些人中大多数是超级的体育迷,专为篮球、拳击、赛艇、跨栏而“疯狂”,也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旅游观光者。
在开往北京的T18次火车上,市民张先生只身一人奔赴北京看篮球。他说,姚明是他的偶像,自从在网上成功订购篮球赛的门票后,他一直兴奋不已,就想着早点到现场,为“北京加油”、为“中国加油”。带着孩子和同事一道赶赴北京看奥运的吴女士,则是专为看110米栏的。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感受北京奥运的精彩,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吴女士说,孩子的这种经历,也是一种财富。
为方便市民赴北京观看奥运,哈站开通了“奥运绿色通道”,市民持奥运门票可享受提前8天购票的便利服务,这项便民服务将一直延续到奥运会闭幕。
欢天喜地的社区
奥运牵动着每个百姓的心。昨天一大早,家住河松小区的刘女士就给全家人穿上了奥运装。让老公穿上印有“中国印”的T恤,再将一面贴纸国旗贴上左臂。自己的挎包上,则挂上红红的中国心。才10个月大的小宝贝“福娃”,当然也不能错过这有生以来的头等大事。一大早妈妈就给宝贝穿上了红彤彤绣着福字的肚兜。趁小家伙正乐得欢,两面脸蛋上再各贴一面小国旗!“来来来,宝贝,笑一个,妈妈给咔嚓一张!”
刘女士告诉记者,在北京办奥运,是中国的百年梦想,是所有中国人的节日一样。她家里的宝贝才10个月大,这是有生之年里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当然更要热烈庆祝了。他们全家人准备开着装扮一新的“奥运车”,去照相馆为儿子拍一套小福娃纪念照,作为这个历史时刻的纪念。昨天,哈尔滨市不少社区也布置一新,欢欢喜喜迎奥运。
家住南岗区清明四道街朱俊峰老人早早就起床,把自己满屋子的奥运藏品逐件整理一番———北京奥运就要开幕了,不少街坊邻居都预约要来参观他的“奥运宝贝”。老人家中的各种和奥运有关的邮票、照片、报纸、明信片、纪念物等藏品,已经达近500件之多,他办起了“奥运藏品展”,向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们免费开放。
商家借奥运“生金”
在奥运开幕当天购买到最新发行的奥运纪念邮品,是众多集邮迷的期待。昨天,北京奥运开幕邮品发行首日,许多邮局网点的邮品开门不到一小时就被一抢而空。
存款也要讨个奥运彩头!得知银行要在奥运开幕这天要限量发行“奥运礼仪存单”,昨天一大早,市民就不约而同地来到位于南岗红军街上的中行省分行门前排起了长队。记者采访得知,昨天很多市民存储的金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2008元,其中一位市民,一次性办理了6套共30张奥运存单,每张都是2008元!
9日,哈尔滨市五家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里的销售温度升高到沸点,一天里接待了千余名市民和游客。
花甲“志愿者”的情怀
当天,哈尔滨气温高达33摄氏度。记者在南岗博物馆附近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烈日烘烤下,一群花甲老人正不畏炎热为市民和游人做向导。记者看到,一个满脸是汗的老人抬起黝黑的手指着前方,告诉旁边的人说:“秋林商厦往前走200米就到了。”老人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退休工人,想用自己的余热为奥运做点贡献,于是成为一名志愿者,专为路人指路。老人还说:“奥运会来了,我们要发扬奥运精神,多为国家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