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2日讯 从8日至14日,哈尔滨市中考录取进入到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录取批次。与省市重点高中录取的火暴形势相比,普通高中的录取工作显得格外冷清。因为在经过省市重点高中统招、择校、民办公助校、民办校、职业学校的轮番选拔之后,可供普通高中录取的生源越来越少。
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哈尔滨市的一些普高校长担心,越走越窄的普通高中是否有一天会无路可走……
市区两校今年“零招生”
从事律师工作的黄妍丽女士,这几天正在为自己外甥小成上高中的事儿忙个不停。小成今年中考打了270多分,这个分数只能考上哈尔滨市的一所普通高中,所以黄妍丽打算先给外甥找个学校“托管”学籍,然后把外甥送到外县的一所重点高中借读,三年后回哈尔滨市参加高考,“外县的重点高中教学质量无论如何也比哈尔滨的普通高中强。”黄妍丽是经过咨询多人之后才下定这个决心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有着黄妍丽这样对普通高中表示不信任想法的人绝非少数。
哈尔滨市第四十六中学校长孙媛面对8日开始的普高招生工作一直处于担忧中,她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初高中于一体的完全中学,今年高中部一年级计划招生数是160人,统招生文化课最低分数是289.4分,“根据往年的经验,能招上来100名学生就不错了。”孙媛说。
尽管普高招生被要求严格执行“三限”(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政策,但对于个别处在郊区的薄弱普高而言,录取的门槛儿很低,“只要你有个分数就录了,即使这样人家还不来念呢。”被某民办中学聘为校长的杨某这样评述普高的录取现状。
其实,记者了解到的另一所学校似乎更为尴尬,这所学校刚刚毕业的高三学年人数仅仅十几人,开学后升入高三的学生数也只有40多人。“普高在校生的流失率在20%左右。”哈尔滨市某中学一位副校长估计,“有的学校流失率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记者了解到,今年哈尔滨市第三十一中学、第四十八中学向市教育局申报的招生计划为零,而这两所学校2007年都有招生计划,分别是180人和150人。通河职教中心是一所集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为一体的学校,今年该校由于预测到高中生源紧张,普通高中已经停止招生。
薄弱学校纷纷撤并
哈尔滨市普高生源严重不足似乎可以从中考录取现状中找到答案。
据哈尔滨市招考办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市区报考高中的考生为3.9万人,省市重点高中、民办公助校共招生16827人,18所民办高中计划招生5826人,经过上述四个批次录取后剩余考生数量为1.6万多人。第五批次录取轮到了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数据显示,今年市辖区普高的招生计划为10929人。
“跟普高争嘴的不仅仅有职业高中,此外还有高职(中专)、高师(中师),前者今年在全市计划招收3万人,后者全省招收4100人,假如市区剩余的1.6万多考生有一半的人被争走,那么可供普高录取的考生也就有8000人,而今年市区内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数为一万多人,这样就出现了供不足需的状况。”这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后告诉记者,市区内也有一些办学实力很强的公办普通高中,从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生源质量和数量要好些,但这也并不能掩盖普高生源面临的窘状。
“从现实情况看,市区每年适龄儿童的入学人数逐年降低。”哈尔滨市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与此同时,省市重点高中今年比去年一下扩招了1236人,这两者夹击势必导致最后录取批次的普高生源减少。”
据了解,今年市辖区普高的招生计划比2007年的11408人减少479人,“减少的这个数量相当于一所普高的年招生数。”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名哈尔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今年停止招生的两所学校两年后很可能就消失了。”
普高生源不断萎缩还可以从学校的撤并数量上得到印证。2006年,哈尔滨市城区高中有94所,到2007年减至85所,一年撤并了9所。
激烈竞争逼黄了普高?
生源的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而面对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逐年降低的趋势,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任何一所中等学校招生肯定都面临着竞争,那么普高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呢?
据了解,普通高中是相对于重点高中而言的,两者在办学目标上应该是一致的,即以教授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然后通过考试向普通高校输送人才。显然,与重点高中相比,普通高中在生源质量、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财政投入等许多方面根本不具备竞争优势。
据了解,哈尔滨市某普高教师严重缺编,目前只有21人,其中不乏无高中教师资格的老师在教课,还有的根本没有大学本科毕业证,“有证的也是二学历,即后进修得来的。”这所学校的校长坦言,“这样的师资力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相反,想进重点高中当教师的都得排队,有时即使是名牌师范院校毕业的还去不上呢。”
按理说,与新近几年正在崛起的民办高中相比,公办普高从“年岁”上有优势。但这个优势很快被民办高中灵活的办学机制所替代。“在他们那里,教不好课就等于没了饭碗。”哈尔滨市一所公办普高校长说,“你看到哪个公办普高在报纸上打过招生广告呢?而民办高中的广告就满天飞。”这位校长不得不承认,民办高中的高考成绩正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当前,与普高竞争生源的一股强势力量就是中职学校。张女士的女儿中考后成绩不理想,她算了一笔账,如果孩子上职校,每年学费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三年费用一万就够了,前两年每年有1500元的助学金,第三年还有顶岗实习的机会,学得一技之长后直接就业;而如果让孩子上普高,最终考大学顶多也就是个三表本科或者高职之类的学校,读这样的学校不仅费用高昂,而且毕业了也不一定具备就业竞争优势。据记者调查,社会上打这种很实际的算盘的人不在少数。
前有省市重点中学的从优先期选拔,后有职业学校的就业诱惑,普高在中等教育进入春秋战国竞争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它的出路应该在哪里呢?
普高并非都办不好
“哈尔滨市的公办普通高中并非都是弱校,其中的一些学校办学还是很有特色的。”哈尔滨市教育局一位官员说。
位于南岗区的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这几天录取工作有点“热火朝天”。记者11日给该校打电话咨询时,招生工作人员显得很忙碌。据了解,第十九中今年招生计划为630人,共12个班。其文化课最低录取分数段为382分,这个分数比部分市重点高中民办公助校的最低录取分数320分还要高。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副局长高萍介绍说,南岗区的几所普通高中招生这几年一直不错,区域内高中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6%,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第三十二中学和第四十四中学的招生情况都不错,而这几所普通高中近几年来在高考中的升学率也不低。“普高办强,源自于政府的重视及财政投入的加大。”高萍说。
面对生源市场的竞争态势,部分普高开始了走特色之路。据了解,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第五中学以培养艺术、体育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连年在高考中取得佳绩,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有关人士认为,走特长办学路的普高尽管是少数,但在竞争大格局之下也不失为一条适应市场需求的求生之路。
把非优质教育资源“调优”
每年中考,众多考生和家长都把目标锁定在省重点高中,孩子考不上家长就去托关系走后门,社会对实现教育公平呼声很高。有关部门解释说,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大,而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不能满足需求。显然,相对于省市重点高中而言,普通高中属于非优质教育资源。
“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结构失衡,但并不意味着公办普通高中就会消亡。”谈到这一话题,哈尔滨市教育局某处处长的观点非常明确。他认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普及12年教育是国家教育的理想和目标。“孩子仅读完初中,他的文化知识根本不够用,有那么多高中可供读书不是一件好事吗?”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姜同河认为,目前,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每年入学率呈逐年递减状态,出现许多普通高中生存不下去的情况。黑龙江省每年平均撤并普通高中近10所,教育行政部门是通过撤并普高实现对学校网点布局进行调整的目的。
姜同河说,黑龙江省预计2010年高中毛入学率要达到75%,而目前只有62%。普通高中是普及12年教育的基石,因此,普通高中完全消亡还不太可能。但有一种可能,就是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普高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普高全部升级成为重点高中,达到让每名学生都接受优质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有学上,上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