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3日讯 12日《“张嘴”排水井绊飞骑车人》一文刊发后,有关物业公司、哈尔滨市道里区城管局与哈尔滨市道里区排水公司等部门各执一词,表示不归自己管理。而排水井之所以“张嘴”没人管,建管不交接成了问题根源。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张嘴”排水井没人理
负责肇事排水井区域物业管理的哈尔滨市鑫远物业公司地德里分公司认为,抚兴街不是他们建设的,跟物业公司没有任何关系;道里区排水公司表示,有关部门并没有将这些设施的管理权交给他们,因此不归他们管;而道里区城管局表示,道路的维修以及卫生已正式交接给他们,其他的不归他们管。
据哈尔滨市道桥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地德里小区是1992年改造工程,当时抚兴街由开发公司负责修建,建完后,建设单位没有移交街路设施管理和维护权限,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目前,此条街路的维修以及卫生正式移交给道里区城管局,而街路井箅子等设施维护并不归属他们。
建管交接——
重点工程好办小工程很乱
据了解,为杜绝哈尔滨市市政基础设施建成后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各部门推诿扯皮,哈尔滨市建委等部门曾经就哈尔滨市近年来建设实施的一些路桥重点工程,组织相关验收和建养交接单位负责人,召开竣工验收暨建养交接会。这些工程完成交接后,由哈尔滨市城管局道桥处和区属城管局分级管理,路上各类检查井设施分别由其所属单位管理维护。但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市政工程和一些历史遗留等项目工程,建管不交接问题则是屡见不鲜。
据了解,目前,哈尔滨市的一些街路的路面、路灯、排水井、马葫芦等市政设施依然存在建管交接不明确的现象,导致责任不明确,一旦出现伤人或伤车等问题,根本没人负责。
建管不交接——
“重建轻管”是祸根
有关专家表示,道路主管部门应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原则,考虑阶段性的竣工验收和移交,把能管的尽快转入运行维护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目前市政建设项目建管交接不畅现象之所以普遍,有些是因为工程质量问题,但更多的是在“重建轻管”的城建思维之下,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各管一摊,沟通不足、管理缺位所致。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迟迟未能交接项目,出了问题相互推诿,导致“两不管”尴尬局面的出现。要想加强城市公共管理能力,理顺管理体制、避免相互推卸责任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