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3日讯 近来哈尔滨市市民发现,经常有飞蛾成群结队地落在自家窗前。记者12日采访获悉,不但哈尔滨市出现了大量的飞蛾,我省其他地市如大庆、齐齐哈尔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些飞蛾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迁入蛾量大、波及范围广、田间蛾量普遍,为历史首次。
入侵飞蛾学名草地螟
近日,哈尔滨市市民张先生在自家和工作单位附近常看到飞蛾聚集,单位的大玻璃窗上落了一层飞蛾,还有不少飞进了办公室。张先生说,以前也见过这种飞蛾,但从没见过如此集中地出现过。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专业韩教授说,这种飞蛾学名叫草地螟,近年在我国北方经常出现。这和当地的气候、自身的天敌与小环境的湿润度有关。草地螟对人类没有危害,它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的嫩叶。“前几天刚下过雨,潮湿的环境被阳光一照射,更会使这种昆虫集中羽化幼虫变蛾。”
入侵飞蛾原是“偷渡”客
据省植保站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飞蛾主要是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迁徙而来。从7月末开始,就有大量草地螟成虫迁入我省西部、北部各县(市),并波及哈尔滨西南、佳木斯、双鸭山、鹤岗等东部地区的部分县(市)。据监测,7月29日、30日,草地螟大量迁入我省,成虫迁入期集中,迁入蛾量大、波及范围广,田间蛾量普遍,为历史首次。
幼虫危害城市绿化
省植保站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监测,预计草地螟二代幼虫在局部地块有造成较重危害的可能,城市里幼虫会危及到城市绿化植被。
预计今年草地螟二代幼虫在我省西部及北部地区草荒较重的地块有造成严重危害的态势。主要发生区域将以齐齐哈尔、大庆、大兴安岭、黑河南部为主。重点危害临近草原,或山边、河滩等地的草苜蓿、甜菜、大豆、瓜菜类、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幼虫防治期约在8月12日至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