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0日讯 截至19日,哈站“赴奥运城市火车票”窗口,凭奥运门票预订购买进京火车票的市民已累计有1700多位,这些市民中,许多人都有多张奥运门票,或举家前往,或一人“独览”多项奥运赛事。近日,纷纷返哈的奥运观赛者成了亲朋眼中的明星,人们争相听他们讲述身临奥运的感受,摸一摸带有奥运印记的珍藏物品。
孙福学:用100多张照片拼成鸟巢
孙福学是道里图书馆馆长,他在网上抽签,幸运中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从把门票拿到手那一天起,他就为进京做准备,将回北京的探亲假安排到了8月份。8月4日他在哈站预订车票,7日就到了北京昌平老家。
8日那天,孙福学早早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向鸟巢方向行进程中,孙福学围着鸟巢狂拍照片,还请志愿者给自己与鸟巢合影。孙福学的坐席是主席台对面的第五排,属最好的位置。运动员进场过程中,孙福学在鸟巢里转着,还不停地透过鸟巢各个窗口,拍摄鸟巢外各角度下的景色。
孙福学说,开幕式那真叫震撼,电视上只能看到40%的效果。回哈之后,他成了开幕式的“详解员”。他还准备把100多张奥运照片拼成一个鸟巢,参加奥运摄影展。
胡铁骑:晨练时被人围着,要“沾奥运光”
五十多岁的胡铁骑曾从事田径运动,妻子和儿子也都是搞体育的,早在北京第一次申奥时,胡铁骑就购买了一辆吉普车,跟妻子一道驾车行驶了20个省,历时36天,为申奥助威。北京第二次申奥时,他又自费在报纸上登了半版为北京助威的广告,申奥成功后,他又自费在报纸上登祝贺广告。
去年胡铁骑通过央视征选全国奥运火炬手,虽然遗憾落选,但得到了央视赠的两张8月14日射击比赛门票,正是杜丽夺金那场。他说,杜丽夺金牌了,观众那个兴奋,看电视是感受不到的,那个现场感,咋说、咋写都不为过。
带着喜悦,当天晚上胡铁骑就和妻子乘火车回哈。第二天晨练时,大伙听说他回来了,都围上来,要沾沾胡铁骑夫妻俩身上的“奥运金光”!
赵洪:到北京看奥运,你就是贵宾
在天鹅饭店康体部工作的赵洪,一口气在中行奥运门票窗口买下8张篮球、排球和击剑的门票。11日晚上,他们一家人启程进京,住在北京的朋友家,赵洪的妻子是当年赴沈阳看足球的少数几位哈埠女球迷之一。
赵洪回哈后,跟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北京的交通和赛场的安检。他说,想象中,北京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还到处有安检,想去个地方一定很麻烦,可到了北京发现,太顺了,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从出火车站起,就不断有志愿者主动服务,特真诚、友善,感觉自己成了贵宾。检票志愿者每次都把票上的副券反复折两下,小心撕下,保证门票完整利于收藏。
这几天,赵洪回到康体部的游泳馆工作,有常客知道赵洪到北京观赛了,都争着请他吃饭,让他讲奥运见闻,还有人想收藏他的奥运门票呢,那可是他的宝贝!
贾谦:回家后奥运纪念品不够发
今年35岁的贾谦是一位银行主管,10日、11日在京观看了曲棍球、篮球、男子双人跳台的比赛。贾谦说,奥运期间,北京便利的交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观众手中拿着当天的奥运会门票,就可以免费乘坐北京的公交、地铁、奥运专用公交车。
在奥林匹克公园参观期间,他还与祥云火炬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并在鸟巢、水立方、玲珑塔前拍照留念。贾谦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在水立方观看了林跃、火亮男子十米双人跳台的决赛,见证了中国军团第7枚金牌的诞生。
为了让亲友们分享他的幸运,他从奥林匹克公园寄出10张奥运场馆系列明信片,回哈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发给亲友捎回的奥运纪念品。他与水立方、鸟巢的合影也成了亲友们索要的珍贵礼物,且出现“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