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讯 哈尔滨市消协近日发布今年第五号消协警示,分析今年上半年投诉案情,预存款消费纠纷扩展到哈尔滨市各类服务行业,商家带着消费者存卡余额停业消失案件越来越多。市消协建议有关部门出台专项管理制度。
市消协调查,哈尔滨市上半年此类投诉案件已达37起,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分别增加16起和5起。投诉的类型分别有:服务几次后,商家突然蒸发;消费者花高价钱,接受的是劣质产品及服务;丢失不易补办,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商家玩文字游戏;虚假宣传,承诺不兑现。
涉及的行业已从美容美发、洗浴中心、洗染店等延伸到餐饮娱乐、洗车行、修鞋店等,充斥各种服务行业。分析案情发现,商家推出消费卡吸引消费者,并给出较大折扣,吸引消费者接受。由于预付款消费是先付款再消费,时间跨度长,消费者无法预料商家在经营中的变故,因此一旦遇到商家欺诈行为,消费者无法及时挽回损失。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从预付款消费服务形式上升到欺诈行为没有相应的法条规定,处理投诉,只能根据《消法》来调解,达不到有效的规范目的。
市消协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对这类预付消费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大额预付消费的商家签订先行赔付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特别是明确消费卡有效期、违约责任及赔付方式及终止服务消费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内容,从制度层面上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