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讯 牡丹江市旅游资源丰富,镜泊湖、地下森林、莲花湖等风景名胜,9大国家级森林公园远负盛名,如何整合旅游资源,推出叫得响的产品,是牡丹江市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日前,“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的序幕的拉开,为游客充分感受牡丹江地域文化的魅力提供了莫大的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乡,又是满族的龙兴之地,朝、汉、满、蒙、赫哲等多民族在这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加之流人文化、中东铁路修建时遗留的俄罗斯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文化节专门设计了一个固定的主题旅游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那些深埋在岁月泥土中各民族创造的文化艺术瑰宝,重新被挖掘出来并焕发出异彩,让来到牡丹江的游客时时感受到牡丹江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而不定期的各民族歌舞节目经常在文化广场露天上演,在演出时经常赢得游客满堂喝彩。
镜泊湖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日前,镜泊湖继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之后又添桂冠,成功地申报成为国家地质公园,这对提升镜泊湖景区度假功能,增加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今夏,牡丹江市已经接待游客量164.75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64亿元,同比增长9.49%;韩国入境游客5100人次,俄罗斯入境人数30.6万人次。
影视文化之旅引人入胜。《闯关东》在央视及地方台的多轮复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此剧有许多场景都在牡丹江,加之在牡丹江拍摄、在央视播出的《拯救》、《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等连续剧,更使牡丹江成为令人向往的影视外景地。如今,牡丹江市旅游业借势营销影视文化之旅,通过各种专题营销,已引来近十万游客。
众多媒体“聚焦”牡丹江。盛夏,“2008形象中国·百家报社聚焦牡丹江”活动与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一起盛大开幕,100多家媒体记者来到牡丹江,通过为期7天的采风活动,拍摄到一批精美的旅游图片资料,并在全国百家媒体发表了一批反映牡丹江山水旅游城市的图片新闻和专题报道。这一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外朋友通过媒体认识了牡丹江,了解了牡丹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在国内旅游市场上,牡丹江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冷线市场,而随着度假、体验旅游在国内的进一步发展,牡丹江原生态山水、体验式休闲的产品特征迎合了市场的需求,逐步得到青睐。今夏,珠三角、长三角旅行商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纷至沓来,他们在考察产品之余与牡丹江有关部门签订了众多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旅游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