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向年产粮50亿斤冲刺 龙江县"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纪实
2008-08-28 16:09:4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福山 高学冬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8日讯 从2007年开始,龙江县通过科技推广、土地适度开发、黑土地增肥、全程农业机械化等,向实现年产粮食50亿斤冲击。

  龙江县总耕地面积514万亩,其中玉米年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占总耕地面积的75%以上。2006年被国家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又被农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全国和省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为全省实现大面积创高产积累经验。

  规模化生产整乡整村推进

  在保证创建面积的基础上,龙江县加快了规模化生产,实行整乡整村推进,为机械标准化作业创造条件。

  根据县玉米分布区域及生产状况,该县头站乡民主村承担的部级玉米万亩连片高产创建示范区,产量指标为亩产850公斤,面积1.5万亩,涉及农户956户。将省级玉米高产示范工程的90万亩设计为4个重点:头站乡创建亩产700公斤乡,面积为16万亩;景星镇、山泉镇、鲁河乡创建亩产800公斤以上、每点次连片面积100亩以上的千亩核心区16个;广厚乡、华民乡、黑岗乡和白山乡,创建亩产750公斤以上、每点次连片面积500亩以上的万亩示范区20个;辐射区整村整乡推进,面积达到74万亩。

  龙江县制发了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农事安排表,组成了农技专家组,召开多次会议与乡、村、农户进行了有效对接。

  完善水利增加投入

  龙江县“十年九旱”。今年春耕期间,龙江县在创建区综合运用围井建罐、增打机电井、拦蓄地表水、节水滴灌等诸多措施,积极开展水源建设。指导创建区农户,结合喷灌、节水式滴灌等技术,坚持抗旱播种。创建区玉米全部采取坐滤水种植,每亩浇水量都达到了5吨以上,播种后6~8天全部出苗。

  龙江县同时从玉米粮补和新增玉米粮补面积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面积用于高产创建。截至目前,已累计为90万亩创建区投入1.98亿元资金,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达860万元。

  依托科技挖掘潜能

  龙江县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5年的实践证明:让粮食不断增产只能靠科技创新。

  玉米是龙江县粮食作物主打。该县投资20余万元在黑岗乡靠山村建立120亩玉米标志性示范工程园区,供农民参观学习、交流。为了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种子,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科学性,他们进行了45个品种的对比实验。

  同时,龙江县在山泉镇红卫村设立了160亩玉米试验田,代表丘陵漫岗地区栽培模式,供西部丘陵地区农民参观、学习,如机械播种、覆膜栽培、滴灌技术、化学除草等新技术,同时也搞了品种试验、肥料试验等项目,在玉米生产大乡头站乡每个村都搞了10亩以上试验田,供当地农民田间博览。

  通过新技术推广,加快了新成果、新技术向生产中转化的步伐,目前已有玉米小垄密植、覆膜栽培、玉米化学除草、新品种应用技术在龙江县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

  另外,还大力开展耕作技术创新,破除传统耕作方式,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今年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3000亩。春季开展灭茬整地,达到土壤疏松、垄型均匀、垄面平整、没有残茬的标准。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质良种。今年,全县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龙江县还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保护地栽培和棚式化立体栽培等农业新技术,通过“农技110”热线和农业信息网络发布各类信息2200多条。

  通过以上措施,今年龙江县玉米有望实现亩增产玉米50公斤以上,玉米总产达到20亿公斤左右,其中创建区玉米产量实现5.85亿公斤,用22%的玉米播种面积生产出全县30%以上的玉米产量,并带动辐射全县粮食总产跨上50亿斤台阶。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