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信用威力?信用危机? 哈尔滨人演绎诚信法则
2008-08-31 09:42:00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赵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1日讯 2005年,哈市下岗职工李秀梅获得了其所在社区提供的信用担保,成为哈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试点启动后的首个拿到了2万元的贷款的受益人。据了解,哈市目前仍有近20%的申请人因找不到保人而无法得到急需的资金。为了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尽快再就业,哈尔滨市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启动信用社区试点,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凭着社区提供的信用担保,不用提供反担保人,就能直接申请贷款。小额贷款社区担保的方式是政府为民着想办的一件大好事,扶持了几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使“信用”观念深入到社区每名居民的心中,但经过几年的运行,小额贷款社区担保的方式体现的信用危机也使我们看到了“信用威力”的巨大作用。

  信用社区让小额担保贷款出现“拐点”

  “小额担保贷款对下岗失业人员做点小本生意创业,还是很有用的,但生意运转需要3年时间资金才能回笼,如果偿还期限能再延长一两年,我想贷款偿还信用度不会这么差了。”王先生下岗后开了一个小商店,2006年他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一个月后顺利贷到2万元。“还款期限有点紧。”王先生说,贷款到期时,他正处于资金周转困难期,只偿还了1万元。像王先生一样,在对待小额担保贷款上,市民还有其他期望: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期限不要太长、贷款金额能否视情况增加些。

  为简化和规范小额担保贷款的申报、审核和发放程序,让更多下岗失业人员享受此项政策,哈市在2005年开展了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被评为信用社区的社区,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无需再提供反担保。金融机构在国家允许的政策范围内还会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如放宽贷款审核条件、贷款审批时间、简化贷款程序等。这一惠民举措实行几年后,很多下岗职工利用这一便捷的贷款政策尝到了甜头,但由于部分贷款人员的信用危机,使这一惠民举措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和作用,让人们不得不重新面对“信用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

  催缴率100.26%:小额贷款更重“信用威力”

  哈尔滨市一家金融机构的人员无奈地向记者介绍,“小额贷款好是好,但有的下岗失业人员把它误认为是一种扶贫款,不愿意偿还,这种‘信用风险’加上经营风险,往往造成经办银行不良率增高、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哈尔滨市小额贷款催缴率最高的南岗区工作人员介绍,该区今年小额贷款的催缴率达到了100.26%,这么高的催缴率是许多工作人员忘我工作的结果,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一部分享受到了政府优惠政策的人员仍然漠视信用带来的巨大威力。

  南岗区颐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办事处2007年至今共帮助76名下岗职工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其中7人属于逾期还贷,而每年3月份的催缴贷款最让他们头疼。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近期他们所经历的催缴经过。一次是为收回一笔2万元的贷款,工作人员13时就找到了贷款户,但贷款户一再推脱,后来他们反复做工作,贷款户在第二天下午才勉强同意还钱。“这还算是幸运的。”该工作人员介绍,2006年有5名下岗人员共同办理了10万元的小额贷款,后来因经营不善停业,合伙人已散伙。工作人员陪同法定代表人走访其他合伙人,经过耐心说服,终于在今年经过两次追收,才收回本息。针对那些故意逾期不偿还贷款的人员和那些不注重个人信用的贷款人员,各相关部门也将通过“个人信用数据库”系统通报,借款人将不再享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

  信用,你的第二张身份证

  眼下,从个人到企业,信用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信用已经是人们绕不过去的坎,随着信用观念的深入人心,信用事实上已经成为市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什么是信用,在经济学和信用学里都是尚未解决的概念之谜。黑龙大学哲学系教授曲文勇说,信用,就是诚实守信,承诺践约。就是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信用和诚信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诚信是一种精神的原则,信用是一种体现出来的具体行为,人们要求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家都要有诚信精神,社会公众呼吁诚信精神。当这种诚信精神和原则得到社会公众广泛认可的时候,它就成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准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一个标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利益边界。我们社会发展到今天,诚信原则已经形成共识,成为民众认可的基本规范。信用体系建设,要在这个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基础上,形成社会的基本管理规范。这种管理规范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法律。现在我们就处在推广诚信理念、培养信用行为规范的阶段。这个阶段会出台各种政策规定,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把你的信用记录都收集起来,诚实守信的会受到鼓励,不守信的会受到惩罚。当稳定一段时间后,就会把这些东西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那时再不守信,就要承担法律上的经济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所以,我们说诚信、信用、信誉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精神原则、行为标准和行为规范。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诚信、信用、信誉这些行为标准和规范的时候,这些文化范畴的概念就量化为经济概念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还可以变为你可以运用的一个资源和财富。信用这种财富有自己的价值,可以定价。当你讲信用时就拥有这个财富,当你不讲信用时你就失去这个财富。你借了钱不还影响到银行和其他客户,如果大家都不还钱,银行的资金链断裂了,那就形成金融危机。金融链的断裂、贸易链的断裂会影响整个社会秩序,最后会爆发经济危机。所以信用最终是社会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社会要建立信用体系,也只有建立了信用体系,整个社会才可以变得和谐、美好。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