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1日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承载了这样一个历史使命——中国体育事业将迎来以“奥运争光”为最高目标转为群众体育得到重点发展的拐点。面对“后奥运时代”,冰雪体育大省黑龙江该如何动作?
黑龙江省以其3800万总人口与1540体育万人口(一周锻炼三次,每次一小时以上,运动强度中等以上)的比例被称为体育大省。
2007年冬季,仅“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全省就有245万青少年参与,而在此前举行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月中,我省有860万人参与其中。另外,根据省体育局的统计,我省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3万人,按照0.5%的配备标准,到2010年全省还有7000人的缺口,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省体育人口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那么,《全民健身计划纲》实施12年来,我省人民国民体质状况是否有所增强?全民健身活动发展开展得怎么样?全民健身活动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与全国平均值相比我省幼儿体质差男士肥胖者多一倍
对于人体而言,体质是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2005年,中国国民体质第二次监测工作开始在全国展开,这是继2000年第一次国民体质监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国家行为,并规定今后每5年开展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也随之展开。
当时任我省国民体质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编写监测报告的王文波介绍,我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自2004年年底启动到2007年3月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发布,历时两年多时间。该监测报告是目前为止我省国民体质监测最权威的信息发布。
据介绍,在2005年开展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我省将哈尔滨、双鸭山、绥化作为国民体质监测城市,按照《2005年黑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方案》的总体要求,省体育局成立了国民体质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我省3~6岁儿童,20~59岁成人,60~69岁老人总计7560人以及全省6个市和两所大学共16461名7~22岁学生进行监测,进行定量分析,丰富了我省国民体质数据库,为掌握我省的人口体质健康现状以及变化规律提供了客观依据。
通过与2000年体质监测数据的对比,发现我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由34.80%增长到37.63%,体质合格率为91.1%,明显高于全国87.2%的水平。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100.53,也优于其它省份,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我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另外,我省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以上率均高于全国平均值,但幼儿体质等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镇成年人和老年人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的优秀率、良好率和合格以上率高于乡村。
参与编写我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的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授尹运贵分析认为,这与城镇人营养条件较好和重视健身运动密切相关。但城镇幼儿的以上指标却低于乡村,尹教授认为这是乡村幼儿活动多于城镇幼儿的结果。
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还显示,参加体育锻炼者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的优秀率、合格以上率均高于不锻炼者。
尹运贵教授介绍,我省国民体质优秀率为17.0%,比全国平均数高3.2个百分点;良好率为28.3%,比全国平均数高3.1个百分点;合格率为45.8%,比全国平均数低2.3个百分点;合格以上率为91.1%,比全国平均数高3.9个百分点。尹教授说,“通过监测分析可以看出,在体质状况综合对比上,我省城乡差别明显。男性肥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年男性肥胖率全国均值为9.3%,而我省男子肥胖率为21.8%,高出全国均值11.65个百分点,这应引起人们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