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数码相机等先进“武器”首次亮相我省文物普查
2008-09-01 15:45: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邢星 孙彩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日讯 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获悉,用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先进勘测仪器,目前开始陆续下发所属各市县文物管理所,其中包括数码相机、导航仪和手提电脑。而如此大规模使用先进勘测仪器用于文物普查工作,这在我省尚属首次。也是我国第一次投入巨资开展文物普查工作。

  在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记者看到巴彦县文物管理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前来领取新的勘测设备:一台超千万像素的尼康D60数码照相机和镜头、一部具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功能的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即个人数码助理,一般是指掌上电脑)。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站长刘云才告诉记者,哈尔滨市共有16个区、县的文管所配备上这套新式“武器”,加上不日到货的一台手提电脑,每套设备价值达2万元。

  刘站长介绍,去年底他们已经组织各市县文管工作人员进行了文物普查及仪器使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市县文物普查人员也是第一次使用如此先进的“武器”进行文物普查工作,尤其用于野外勘查和数据测量,这些高科技工具将成为他们最得力的“助手”,也为此次全国文物普查获得更加翔实、科学的数据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将历时4年之久。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而这项工作至2009年底结束,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刘站长说,以哈尔滨为例,仅市区县建筑类文物这一项就至少有600余处需要勘查测定,其中除了原有的300处不可移动建筑文物需重新勘查测量外,还有300余处待挖掘、尚未登记的新建筑文物。目前完成的勘查项目还不到普查总数的5%。加上黑龙江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大部分地区有半年的时间不适宜野外勘查。而9、10月份秋收结束是我省进行文物普查的最好时机,此次发放新的勘测仪器就是为这一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

  刘站长还提到,在文物普查过程中,遇到不少阻碍。他说,在建筑类文物勘测中,大部分建筑使用单位能积极配合普查工作,主动提供建筑物的建筑数据、平面图和结构图等相关资料,但有些单位就不愿意配合。我们不仅需要反复解释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还要多方寻找其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这不仅为普查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而且更影响了勘查的进度。文物管理部门呼吁全社会对文物普查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