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图片新闻  >  体育健身图片
搜 索
儿童小火车难觅红领巾小员工 有关方:应加强管理
2008-09-03 10:50:46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宫雪 董艳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片说明】儿铁员工为外宾检票。

  东北网9月3日讯 身着一套哔叽铁路制服,扎着红领巾,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走在南岗区黑山街上,路人无不投以赞许的目光。当年的这个小女孩朱玫,如今已年过六旬,但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那个场景,依旧热情洋溢,是“少年号”的光荣与梦想,鼓励并激励着几代儿铁员工。朱玫日前从北京回乡重访魂牵梦绕的“少先号”儿童小火车,然而“少先号”上难觅“红领巾”,小员工屡屡缺岗。

  儿铁老员工及有关专家表示,“少先号”作为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代表着城市的特色,承载着城市文脉,更是不可替代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应保持“原汁原味”,加强管理和保护。

  公开招聘报名“红领巾”仅几十人

  “近年来,我们儿铁招小员工很难。”儿童公园介绍,原来儿铁只在附近几所小学招收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而且标准很高,不但要求外貌,还要品学兼优,即使这样还要“走后门”,每年招生,都收到“条子”一大把。近年来,小火车逐渐被人们淡忘,招生越来越难。今年,公园决定首次在全市范围内招小员工。

  此次招聘的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虽然儿铁在报纸上做了“招聘广告”,标准也比从前降低,只要是身高1.4米以上,体形匀称即可。然而四天时间里,只有几十人前来报名。为此,标准再次降低,只要到现场来的孩子能穿进制服即可。因招聘效果不理想,最后,公园联系几所小学进行“公派”。

  难忘辉煌“退休”老员工心系小火车

  为了重新打造儿铁形象,公园今年特地制作了一批漂亮的新制服,上身是白衬衫,下身是淡蓝色的裙子和短裤,并对新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然而在今年的暑期运营过程中,新招聘的小员工的出勤率并不高,只有60%—70%。


 

【图片说明】检车工保证安全运行。历史图片由儿童公园提供

 

  儿铁64届员工朱玫深感遗憾地告诉记者,在儿铁服务过的经历,是他们永生难忘的记忆。她当时是第5车厢的乘务员,站长是李美勤,二人同是奋斗小学校的。1964年5月,世界科技大会在哈市召开,他们一起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宾,上午是越南来宾,下午是古巴来宾。1965年,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来访,已“退休”的李美勤特地被召回儿铁服务,受到西哈努克的盛赞,亲王还特邀小美勤赴晚宴。

  据朱玫介绍,当年大铁路上的工种,儿童铁路都有,从火车司机、列车长、乘务员,到站长、检票员、巡道工、扳道工……但现在,火车司机已变成了成人,再加上员工缺岗,让人很难感受到那种“少先号”的纯真氛围。

  传统教育“儿铁”列为全国重点资源

  作为新中国最早的儿童铁路,它的成长与前途一直是冰城各界人士所关注的。

  从儿童公园退休的骆书记,见证了儿童铁路发展中的辉煌。她介绍,当年的每个小司机是铁路工人师傅手把手教出来的,都能独立开火车。儿铁有7个班,配备14名小司机。一有外宾来,儿铁的大人们都藏起来,从头到尾由儿童接待。有一些外宾不敢相信火车是孩子开的,坐在司机旁边观摩,下了车,搂着孩子又是亲又是照像……

  “儿铁已培养了两万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骆书记称,积极向上、爱岗尽责,小员工们在儿铁工作过程中,亲身领悟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品德。这些好传统都是儿铁应该发扬的。

  据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曾燕南讲,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专家们曾专门就儿铁的发展进行研讨,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作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景观,儿铁应该很好地保留。儿铁应是冰城历史、文化、教育的综合基地。

  曾燕南曾参与并主持了1997年全国旅游资源普查,筛选后的资源被分为重要、一般两类,冰城儿童铁路被列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热爱劳动、立志为人民服务,成为其不可替代的精神内涵。

  新闻链接:1956年6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儿童铁路建成。哈尔滨工务段负责铺轨,哈尔滨车辆厂负责设计制造列车车厢,蒸汽机车头由哈尔滨林机厂提供。当年,131名少年儿童为儿童铁路第一期员工,授予行车权,发给少年司机行车证。50多年来,这条儿童铁路共承载乘客达2000多万人次,接待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