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6日讯 高尚的师德既取决于教师自律的觉悟,更取决于完善的管理机制,为此,我省一直把师德建设制度化、常规化和规范化作为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5年来,我省通过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了师德学习、优秀教师师德事迹报告、师德论坛、师德论文征集和评选等师德宣传教育活动,使师德建设硕果累累,成为第24个教师节教师们献给学生的一个礼物。
据了解,2007年,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完善师德考核和评估机制,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育工作和教师资格认定、培养培训、职务评聘、评优晋级、岗位聘任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师德建设督导评估;建立有效的师德建设监督机制。”并在全省中小学校开展了师德学习、优秀教师师德事迹报告、师德论坛、师德论文征集和评选等师德宣传教育活动。
省教育厅师范师资处副处长曲嘉维说,目前,全省各地市都制定了师德建设规划,出台了适合本地区教育实际情况的师德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哈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师师德档案制度建设的通知》和《哈尔滨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方案》;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标准》、《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标准》和《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牡丹江市教育局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八不准”》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师德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更加有效,逐步把师德规范转化为教师的内在理念和自觉行动。
记者了解到,省教育厅以教师节表彰奖励活动为契机,在荣获表彰的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中选拔出一批代表,组成教育系统师德报告团,分别在哈尔滨、佳木斯、鸡西等多个地市进行巡回报告演讲。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树立起新时期教师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使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有幸福感、成就感,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哈尔滨市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哈市开展的各中小学校“万名教师进家庭”活动使师德建设更具贴近性。活动中,班主任教师纷纷通过走访、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与家长广泛接触。据统计,哈市对五类人员家庭和起始学年家庭的家访率达100%。道里区安阳小学的教师在家访后记录“家访随笔”,并通过承担学生的看护费、帮助失业家长推荐工作等形式,帮助学生、家长解决实际困难,以行动温暖学生、感动家长。
牡丹江教育局靠建立机制保障师德。建立了师德师风长效管理机制,聘请了“师德师风监督员”,建立师德师风投诉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发放征求意见函,进行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广泛接受监督。制定了《中小学班主任行为规范》、《教师五不准》、《中小学教师36个应该怎么办》,严格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近年来,黑龙江省各中小学校纷纷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师德承诺活动,确定个人师德承诺内容,签订师德责任状,并每学年总结践行师德承诺,取得很大成效。
据悉,省教育厅在每年教师节期间集中开展师德教育、表彰、宣传活动,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编辑:李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