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3日讯 一般来说,肝硬化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肝移植,但由于肝移植费用高、供肝来源有限、应用终身免疫抑制剂等原因,肝移植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日前,黑龙江省医院感染内科另辟蹊径,首次通过骨髓干细胞的移植,成功治疗了晚期肝硬化患者。
今年48岁的张某患有乙肝肝硬化已经10多年了,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他开始反复出现腹水、呕血甚至肝昏迷等症状。不久前,再次昏迷的张某被送到省医院抢救。经过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肝功能严重衰竭,必须尽快治疗,但需要高额费用的肝移植对于张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省医院感染内科主任赵宏伟决定,用刚刚问世不久的被誉为“肝硬化治疗第二条终极途径”的“骨髓干细胞肝移植”来挽救他。这种新方法只需从患者体内抽出少量骨髓,用先进的细胞分离技术分离出移植所需要的干细胞,然后把提取的干细胞注入病肝,手术就完成了。骨髓干细胞移植到肝脏后,能入乡随俗地分化出新的肝细胞,并能唤醒患者自身肝干细胞进行再生,使患者生出一部分新肝脏。在这种方法的治疗下,张某的肝功能获得了恢复,各种症状得到了改善。
赵宏伟介绍说,中国每年约有150万人需要做肝移植,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每年能够做手术的病人只有1万人左右,大部分肝病晚期患者失去了治疗机会。骨髓干细胞肝移植这项技术风险小、痛苦少、费用低,适用于病毒、药物、酒精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肝损伤,如慢性肝硬化、慢性肝衰、重症肝炎以及慢性肝炎的重症期等。与肝移植相比,骨髓干细胞肝移植虽然不能直接换一颗成形的肝脏,但能在患病的肝脏组织中长出新的肝细胞组织,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