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天保"十年看林区之十四 牡丹江"双推"工作结硕果
2008-09-14 16:35: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孙景辉 张旭光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4日讯 题:“天保”十年看林区系列报道:发展自营经济 牡丹江林区“双推”工作结硕果

  林口林业局下岗职工吕长利今年栽种了4万袋木耳,收获之后细算帐,“纯收入也能达到三万块”。“林业局无息提供贷款不说,还为我们提供种植场地。这为我们职工增加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吕长利话语中满是兴奋。

林口林业局的人工红松经济林

依托黑木耳栽培,绥阳林区职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

  为支持社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林口林业局划出100亩地,鼓励职工建立起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局工会还与信用社合作,连续三年为职工发放500万元小额贷款。党员干部与贫困职工结对子,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栽种食用菌、做家政服务、跑运输、搞养殖……如今,全局社区85%的职工家庭搞起了自营经济。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实在在干。”林口林业局生活服务公司经理李娟告诉记者,“通过发展自营经济,林口林区的‘奔万元社区’建设今年将登上新台阶。4个社区中,中南、中北两个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河北、河西两个社区也能达到7500元”。

  林口林业局自营经济的发展成果只是牡丹江林区推进“超万元林场、奔万元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美丽的大海林林业局雪乡景色

牡丹江林区的特色种植产业

  近年来,我省森工牡丹江林区强力推进“超万元林场所”和“奔万元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07年,全区153个林场所超万元的有78个,人均可支配收入9667元。今年,预计将有135个林场所达到超万元目标,占林场总数的88.2%,41个社区以及非经营单位中的4个将迈入万元社区行列。

  夯基础,强措施,“双推”工作深入林区职工心。牡丹江林区各林业局均成立“双推”组织机构,出台奖惩办法,实行责任追究。东京城林业局为完成地栽木耳1亿袋的目标,同林场所签订责任状,对完成任务80%以下的单位一把手“就地免职”。柴河局为全局21个林场所和4个社区配备电脑,建立起电子信息库。林口局依托农产品集散地的优势,定期帮助职工发布产品销售信息。绥阳局与东宁县合作,办好黑木耳节,利用市场效应,拉动木耳销售,增加职工收入……


绥阳林业局细鳞河林场在森工系统林场中率先盖起了职工住宅楼

  产业升级,项目建设遍地开花。牡丹江林区将“双推”工作的重点放在产业升级、项目发展上,巩固了骨干项目,推进了项目建设。海林局坚持“南牛、北贝、中药材、木耳种植上规模”的思路,奶牛基地发展到280头,平贝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值3000万元。同时,投资100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东京城局一次性投入370万元,建设百万袋木耳摆放基地16处,使其规模发展到1亿袋。大海林局走外引内联之路,建立肉鸡养殖基地,目前已达到50万只的规模。绥阳局继续保持项目“领跑”地位,黑木耳产量1.2亿袋,五味子种植面积5000亩,民有林营造面积达1.4万亩……

  资金帮扶,发挥主体作用,职工有了新奔头。“双推”工作,职工群众是主体,牡丹江林区各林业局为此确定了党政领导亲自抓,战线领导分头抓,党政工青共同抓,责任部门、基层单位分项抓的工作格局,简化程序,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林口局自筹资金,为职工借款562万。柴河局通过鼓励党员干部集资,帮扶困难职工620户。海林局出台政策,新上黑木耳每袋补贴5分钱。八面通局克服困难,为职工提供贴息贷款900万元……

  科技支撑,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注入强心剂。绥阳局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推广废弃菌糠的二次利用和种植秋耳技术,举办学习培训班6个,培训人数达到800人。林口局自筹资金购进测土仪器,全局推广“948木醋食用菌营养液”施用技术,产量增加15%。海林局组织职工去外地学习,引发多种经营技术手册,传递技术信息,举办平贝、五味子、奶牛饲养等培训班30期,受益职工4500人……

  发展自营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林区职工打心眼儿里高兴。林口林业局的职工就自编了顺口溜坚定信心:干部带头领着干,职工群众看得见;典型引路示范干,影响居民一大片;项目大户创业干,拉动经济增长线;家政服务抢着干,互利双赢真划算;男女老少有活干,增加收入做贡献;上下同心一起干,万元社区定实现。

  “双推”工作得民心,强企富民有希望。如今,“双推”工作的根已经深扎于牡丹江林区大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征途中,必将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