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5日讯 曾经就读于哈尔滨华夏计算机学院的孙博雅向记者反映,他于2004年考入该校,本应该今年毕业,可在他进入学校后的第二年即2006年,学校就告知他是非正规生,是学校的“内招生”,通知他再次参加高职考试,否则就不承认他为正式学生。如今这个变故导致他毕不了业。
孙博雅于2004年在北安市参加黑龙江省统一考试,当年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录取分数是201分,孙博雅的考试成绩为256分。孙博雅的家长说,孙博雅当年是以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被录取的。当时的考试分数、录取通知等所有的资料都表明他是被正式录取的学生,没有所谓“内招生”的字样。在被学校告知重考后的时间里,孙博雅一家找到了北安市招生办,今年3月北安市招生办开出证明,提供了他参加考试、准考证号、考试分数等情况,证明他被录取的情况真实有效。家长又找到当年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的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省招生管理部门对这类学校的有关规定等。期望这些能证明孙博雅是正式被录取的考生。
记者接到反映后,采访了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的有关领导。该校副院长宋春林向记者介绍说,他们学校招生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全省统一招考,另一部分是学校自己组织的生源。第一部分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获得高职(专科)毕业证书,第二部分生源则是按中专生对待。孙博雅的情况,按照学校下发的录取通知书看,是通过省招生办统一录取的,但学校到省招生办调档时,却找不到录取孙博雅的“三联单”,这样就把孙博雅当作“内招生”录取了。到了入学两年后的2006年,学校通知孙博雅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通过这次考试就可以由“内招生”变为正式的高职学生,但孙博雅家长和本人拒绝参加考试,并向学校提出请假。
统一招考的学生怎么在招生办那里没有“三联单”呢?宋春林说,当初招收孙博雅的老师已经调到上海工作,电话联系后,那位老师说回忆不起来了,孙博雅的“身份”就说不清了。
孙博雅不解,自己升学凭的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至于“三联单”等手续那是学校和招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事情,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去左右这些。更让家长感到不可理解的是,孙博雅在华夏学院就读两年,竟连学籍和档案也没有,校方对此始终也说不清楚原因。宋副院长承认这件事学校“有错”、“有责任”,但对孙博雅现在的处境,他表示无能为力,让家长提出要求,然后学校研究决定。
对此事,记者采访了省教委和省招生办的有关部门,有关负责人员说,虽然当年的具体情况不清楚,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如果没有招生部门下发的“三联单”,就意味着这个学生没有被学校正式录取,“三联单”就是招生部门的招生名单,一式三份,简称“三联单”。没有“三联单”,录取通知书也不应该发出去。在这件事中,考生到学校报到上学只能凭录取通知书,所以这件事的责任一定在学校,学校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