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讯 开学半月,从高中到高校,所有新生都在军训。按照国家要求,高中阶段军训纳入社会实践课,占2学分。同时,从本学期开始,本科高校也要为军事理论教学设2学分。军训新规,学校、学生和家长反映如何?它给军训本身带来了什么?记者近日就此做了一番调查。
新生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进行军事化训练。鲁明摄
2学分,家长学生知之甚少
杨频的女儿今年刚读高中,作为家长她还不知道军训还计学分这一说。她说,女儿对于军训的高强度体能训练有些打憷,初中军训就晕倒过。这次军训前,女儿曾想请假,但被她阻止了。她认为军训是入学后的第一次集体活动,不能从一开始就脱离集体生活。不过,用学分约束孩子们参加军训,她认为不是很合适。军训都被计分了,那不是变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
2学分,评定效果不甚清楚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的张信章老师认为,不应拿学分来约束孩子参加军训,学分应该是学校给孩子参加军训的一个评价、一个结果。学生军训成绩要记入学籍档案,但这种做法也是刚刚开始,目前还不知道这种军训的成绩将会怎样体现在成绩信息中。
按要求,高校从这个秋季学期开始为军训设学分,但此前许多高校都已实施。东北农大武装部负责军训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从1998年就开始为军训设学分了,并且学校还提出要求,军训学分不够,学生拿不到毕业证。
在某种程度上,2学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哈尔滨江北为新生做驻营教官的刘东卫说,今年参加军训的学生们比较认真。军训中虽然很苦,但没有学生会主动退出训练。
2学分,硬性约束宽松执行
那么,对于那些真正体弱的学生来说,又如何补回没有参加军训的2学分呢?据记者了解,对于高中阶段学校来说,军训的2学分只是社会实践23学分中的一个零头。哈尔滨市第六十四中学楚校长告诉记者,对于因身体原因而不能参加军训的学生,学校会给予相应的照顾,社会实践的其他活动可帮助学生补上这个学分。
记者了解到,如今社会实践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社会调查、做义工、志愿者服务、甚至于做值周生或是写黑板报都可以获得学分。这个学分的多少也没有考评细则。高中生王超说,这2学分完全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补修回来,对学生根本没有什么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