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9日讯 9月20日,是全国科普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这几天,省科普事业中心副主任胡国庆带着科普大篷车到双城、五常等地进行巡回宣传展出,每到一处,胡国庆都将“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的条幅和有关宣传图片挂放在醒目位置,尽管这是去年科普巡回展出时的主题,但胡国庆认定,“这个主题永远不会变,要将少穿一件羊绒衫的倡议进行到底。”19日,大篷车将开到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向哈尔滨市市民宣传科普知识。
今年4月,生活报以《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为题,系列报道了生产羊绒衫的原料来自于绒山羊,而绒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科普事业中心曲松彬主任表示:以后科普大篷车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要让每个人知道绒山羊的危害,少穿或拒绝穿羊绒衫。
双城市民在观看“少穿一件羊毛衫保护一片大草原”的宣传展板
现场群众惊讶 穿羊绒衫也能破坏环境
“如今已经是秋季,又到了羊绒衫大量上市的季节,选在这个时候进行宣传,绝对有适时意义。”16日,省暨哈尔滨市2008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双城启动,在活动现场,省科普事业中心副主任胡国庆指着写有“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的宣传展板对记者说。
现场一共展出了450块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抗震救灾等为主题的科普展板及40余件科普大篷车实物展品,其中尤以“保护草原生态资源——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为主题的宣传展板非常醒目,并且还悬挂写有同样内容的条幅,场面非常吸引人。在人们驻足观看的同时,科普大篷车的工作人员还向现场的观众散发宣传材料并现场讲解。当人们听到羊绒衫的原材料来自于绒山羊,而绒山羊对草原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内容时,现场许多群众都表示非常惊讶,他们不知道平时喜欢穿羊绒衫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危害。
双城市机关退休人员冯福德说,这么大年纪头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回去以后要向儿女们宣传,让他们不再买羊绒衫。
胡国庆说,国家多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的理念,从日常生活做起,少穿一件羊绒衫就是贯彻这个理念,如今各大商场又开始大量销售羊绒制品,他希望全社会的人都应该引起重视,自觉少穿或不穿羊绒衫,为节能减排作贡献。
织一件羊绒衫 每年至少消耗10亩草地
“黑龙江省羊绒制品人均销量排在全国第四位,目前国内羊绒企业也是一片繁荣,但这背后带来的是草原面积日益减少甚至沙漠化。”17日,省科技厅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草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饲养一只绒山羊每年至少需耗尽2亩至3亩的草场资源,在草资源相对贫瘠的地方,则每年要消耗10亩到15亩,一只绒山羊饲养一年仅产500—800克无毛绒,5只绒山羊饲养一年只能织一件成人羊绒衫。按此计算,织一件羊绒衫,每年至少要消耗10亩至15亩草地。
少穿一件羊绒衫 黑龙江省科普宣传永远的主题
2007年10月,省科普事业中心进行了第一次的科普大篷车巡回展出,主题就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胡国庆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对羊绒产业进行了否定和遏制。而我国1981年从日本大规模引进绒山羊以来,羊绒产业蓬勃发展,一跃成为目前世界羊绒生产、加工、出口、销售和消费的第一大国,这种现象引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注意。黑龙江省为此采用科普大篷车的形式向市民宣传“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工作人员重点向广大社区居民、农牧民、中小学生讲解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科普常识以及如何科学饲养绒山羊的方法,使参观人群进一步了解了绒山羊对草原生态环境毁灭性的影响。今年4月,《生活报》又以“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为题,对绒山羊破坏草原的现象进行了系列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在今年的科普宣传日上,他们把去年展板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增加了许多通俗易懂的内容,同时讲解的内容也较去年多了。
胡国庆说,去年,他们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个草场宣传时,当他们询问饲养绒山羊的情况时,该草场场主称已与国内一家大型羊绒加工企业签订了羊绒供应合同,对方需求量很大,有多少要多少,他目前饲养的数量远远不够。言谈中,这位场主为草场面积不够,不能饲养更多的绒山羊而感到遗憾。这让他感到很震惊。而此次在双城市活动宣传现场,当询问一些市民知不知道羊绒衫的原材料来自绒山羊,90%以上的市民表示不知道,这样的答案更让他感觉,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这项工作当作一个持久的项目来抓。“不管今后科普宣传日的主题如何确定,这个主题永远不会变,要将少穿一件羊绒衫的倡议进行到底。”胡国庆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