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地铁一期工程建设拉开战幕 29日破土动工
2008-09-28 14:32:21 来源:东北网  作者:宋鹏 明迪 孙晓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8日讯 (宋鹏 明迪 记者 孙晓锐) 年初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年内启动哈尔滨市地铁建设的要求,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开发、统筹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在市建委等单位和部门奋勇拼搏,攻坚克难下,9月29日,理工大学、清滨公园、南直路等车站的破土动工,终于拉开了老百姓几十年翘首企盼的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建设战幕。

  哈尔滨因长期受城市交通需求增长、地形起伏较大、冬季冰雪封路、铁路环绕和分割城市等不利因素影响,构筑现代化、立体化交通体系困难重重。作为特大城市、高寒地区城市、重要国际经贸城市、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旅游文化名城,打造“三个适宜”现代化城市,无不迫切地需要加大推进地铁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的丰硕成果。

  据记者了解,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哈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包括4线1环共5条线路和2条支线,总长143公里,设115座车站,建设期约20年,建成后将形成一个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网络交通格局。哈市地铁一期工程主要是利用“7381”人防洞体,西起医大二院,东至哈东站,横贯城市中心区,全长14.33公里,建设期4年,设车站16座,1座车辆段、1处控制中心和2座变电所,共有5座换乘车站,将重点完成全线土建工程施工、轨道敷设、供电设备安装和接触网架设及系统联动调试,于2012年末竣工通车。据地铁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不留遗憾的原则,在地铁一期工程规划设计上,着重处理好与网络规划中其他线路换乘、与沿线地上地下综合开发、与地面公交系统衔接、与沿线业态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无障碍设施、自动售检票、安全屏障、导向标识、环境控制、环保节能等人本化设计,高标准选定双电源、自动驾驶、移动闭塞信号等先进的现代化功能系统,力求使地铁一期工程的系统配置和使用功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按照既保证施工安全、节约投资,又兼顾社会效益、服务百姓的原则,哈市地铁指挥部办公室组织设计单位,邀请国内专家,从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项目投资的经济对比、周边交通的分流组织、毗邻建筑的稳定安全、关联工程的有序衔接、冬季施工的措施条件、施工工期的统筹推进、环境设施的相关影响、外部条件的互相配合、未来发展的余地预留等多方面,研究确定了我市地铁一期工程施工工法。据有关资深专家介绍,工法的选择与水文地质状况、道路交通条件、各种管线、周边建筑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国内外地铁车站建设技术较为成熟可靠的施工工法主要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等。先期启动的理工大学、清滨公园、南直路三座站点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他已建地铁城市先进施工经验表明,地铁明挖法具有技术简单、安全快捷、节省投资、质量较好等优点,在具备施工场地、交通疏解、管线迁移等条件下,优势明显,是国内地铁建设城市的首选工法。此次承担站点建设的参建单位为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的国家级队伍。


 

  记者从地铁指挥部了解到,地铁一期工程施工期间,将统筹进行沿线交通组织,围绕一期工程开工后沿线及周边地区交通组织调整需求,在确定今年路网升级改造项目中,已优先安排并基本完成了太平大街、宏图街、仪兴路等7条承担地铁建设交通分流任务的道路改造,研究制定了40条施工期间地铁沿线公交线路调整方案,力求最大限度减少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理工大学站将封闭学府路主道,公交车及社会车辆从辅道通行;南直路站具备全封闭条件,公交车及社会车辆可从周边道路绕行;清滨公园站暂不封闭道路,对交通影响较小。针对地铁一期工程横贯人流聚集区,交通影响程度高,疏导难度大的特点,为切实做到“为民工程不扰民”,细化落实文明施工标准,完善兴产利民规则,他们还制定了《地铁工程现场文明施工标准》,从工程围档设立、残土拉运、道路开挖、材料摆放、车辆分流、路面修复等方面均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预留临街商家和居民的通道,实行湿法作业,切实将兴产利民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将采取一系列便民措施,如:施工现场将采用统一的围挡,预留或者开辟设有明显指示和警示标志的临时通道,建筑材料、构件等分类整齐摆放、设置标牌,降低噪声、保护环境并配备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确保将施工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另据了解,为铭记历史瞬间,庄严兑现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今年启动地铁建设的郑重承诺,激发全体地铁建设者的参建热情,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9月29日,在理工大学站施工现场将举行哈尔滨市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誓师会。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