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讯 “十一”黄金周来临,婚庆市场将迎来一个高峰期,哈市各婚庆公司纷纷大打广告,争抢客源。而这样的消费对新人来说也是头一回,通常缺乏经验。针对近段时间接到的有关婚庆方面的投诉,业内人士提醒新人,在筹备婚礼时要警惕别入“陷阱”,以免让喜事变成烦心事。
[现象一]“个性化婚礼”让人失望
上个月刚刚完婚的刘先生说,为了让婚礼终身难忘,他接受了一家婚庆公司提出的“个性化设计”——船上婚礼,模仿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浪漫场景。为此,婚庆公司收费1万元。可没想到,“个性化婚礼”并未得到亲朋好友的喝彩。刘先生的两位朋友在婚礼上对他说,这样的婚礼早在去年就出现过,不算独特。事后,感觉受骗的刘先生找到婚庆公司,质问他们为何自己付了设计费,婚礼却是“克隆”的。婚庆公司负责人竟说:“‘个性化’并非独一无二。”
对此,省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员指出,虽然各婚庆公司均打出了“个性化婚礼”的招牌,但为了降低成本,一些道具往往是几家婚庆公司共同使用。所以新人们在追求“个性化婚礼”时,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奢望它是独一无二的。
[现象二]婚宴质量差新人被“气饱”
市民张先生说,8月28日,他在大成街附近的一家酒店办婚宴,酒店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做法让他和亲友们心里很不痛快。酒店不仅更改了婚宴菜单,菜上得也很慢,而且还有4桌漏上了馒头。酒店方虽然对此一再道歉,可张先生的这口气,却怎么也咽不下去。
另外,令张先生纳闷儿的是,办婚宴前他常在这家酒店吃饭,菜的味道不错,但是婚宴当天,不少菜品都大失水准。
[现象三]婚车“变脸”新人堵心
明明跟婚庆公司说好用“凯迪拉克”当婚礼头车,没想到却来了辆“宝马”,让新郎新娘大感失望。8月30日结婚的孙先生告诉记者,举行婚礼前,他们在婚庆公司预订了7辆婚车,并约定头车是“凯迪拉克”。婚庆公司当时信誓旦旦,如果出现意外,会提供备用的“奔驰”。可婚礼当天,原定8时到达的婚车10时才来,而且头车来的是辆“宝马”。婚庆公司来人表示,“凯迪拉克”和备用的“奔驰”正在使用中,要用车得再等1个小时。为了让婚礼顺利进行,孙先生只能自认倒霉。
[专家支招]先签合同后埋单
哈市工商局消保处负责人指出,新人们在选择婚庆消费的方式时,首先应有所比较,多请教有经验的人,把问题仔细考虑清楚,最好以付定金的方式签约,这样,一旦发生变故,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商家为了争夺婚庆经济的“蛋糕”,纷纷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而背后往往暗藏诸多“陷阱”,因此,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这些促销活动,不可一味追求低价。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消费者应树立理性的婚庆消费观念,接受婚庆服务时要索取发票或凭证,对一些口头承诺,要及时落实到书面上,只有这样,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才能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