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神七航天员都是穷孩子、孝子
2008-10-02 14:57:51 来源: 南方网  作者:冯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9月28日,神七航天员出舱。新华社记者李刚摄

  9月26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负责人吴川生表示,神七三位航天员以及中国航天员大队的14名队员为实现飞天梦想,执着奋斗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这些天,除了为长二F火箭成功发射而欢呼,他更牵挂着三名航天员。

   作为参与中国首批航天员选拔和培训的负责人,以及曾经参与神一到神六全过程的航天人,吴川生一直把这段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

  “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已有五十年历史。载人航天事业从1992年起步,到现在也有十几年的历史。应该说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托起了‘神舟’。作为沧海一粟,所有融入这个集体中的航天人,都有着深厚的航天情结。”

   据介绍,航天员们主要面临着选拔、训练、奉献三个考验。

   首先是选拔考验,航天员选拔是对他们意志、理想、信念、品质的挑战。既然是选拔,就有可能被淘汰,与机会擦肩而过。

   中国从国家层面选拔航天员始于1996年。当时从1500多名空军飞行员中层层筛选,最终选拔出了14名航天员,组成了中国航天员大队。这14名成员经过五年训练后,2003年又从中选出3人作为神五航天员梯队。2005年选出了三个乘组、6名航天员。2008年,又从14名航天员中选出了3名航天员来执行神七任务。


   其次是训练考验,航天员训练不同于一般训练。特别是航天环境因素方面的训练,像超重类,低压缺氧类等,以及体能训练,对于航天员来说始终是在挑战极限。虽然常说有付出就有收获。但是对于航天员来说,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因为执行载人航天任务只需要少数人去完成,不可能全体航天员都上天。很可能训练、付出了,但是没有机会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例如2003年非典期间,航天员训练几乎全部是封闭进行。为了避免交叉传染,航天员们的妻子、子女与他们完全隔离。在非典结束到航天员们执行航天任务的半年里,他们仅仅和家人团聚了几次。

   “我想14个航天员的最大理想就是要遨游太空,实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就为了等待飞天的那一刻。” 吴川生感触地说。

   第三是奉献考验。

   “如果航天员不能正确对待事业与家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圆满执行载人航天任务也是很难的。奉献精神体现了航天员的爱国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吴川生强调。

   据吴回忆,无论是杨利伟执行神五飞行,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执行神六任务,以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执行神七飞行,共同说的话都是“无论担任什么角色,完成什么岗位,我们都代表航天员大队整体”。

   作为中国航天员选拔和训练的原负责人,吴川生曾和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等众多航天员朝夕相处十余年,既是同事,也是战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说起航天员背后的感人故事,吴川生几次眼角湿润,言语哽咽。

   “翟志刚和刘伯明是黑龙江人,景海鹏是山西人,和我是同乡。从他们性格特点来说,从翟志刚身上我看到的是大气。刘伯明肯动脑筋,非常聪明,他在训练中经常找一些小窍门,善于总结训练方法。他在航天员大队经常参加知识竞赛,知识面很丰富。”

   “我特别想介绍一下翟志刚,特别是他的母亲,是我们中华民族妇女良好品德的典范。” 吴川生透露。


  据介绍,翟志刚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了。在六个兄弟姐妹里,他年龄最小。全家人的重担都压在了翟志刚的母亲身上,她每天起早贪黑炒瓜子养活这六个孩子,让他们都读了高中,有的还读了大学。

   东北的冬天很冷,每天翟志刚的母亲都会顶着瑟瑟寒风,裹着棉袄,挎着篮子,在电影院门口等候散场的观众出来买瓜子。每天回家后,老母亲把钱在桌子上一张张摊平。每当看到老母亲冻裂的双手和脸庞,翟志刚都会心如刀绞。有一天他对母亲说,我不想读书了,想和你一起操持这个家。他母亲听后发了很大的火,她说,什么大道理我不会讲,但是我就知道农村穷人的孩子要有出息,就一定要读书。翟家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把书读下去。

   翟志刚听了他母亲的话,又继续学业。1983年高中毕业时,他有机会成了一名飞行员。别人当飞行员都会很喜悦,但是翟志刚却没有这个心情,他觉得自己要离开自己的母亲,第一次离开家,他感觉到心里面有一种揪心的疼。

   离家前的晚上,翟志刚的母亲没有卖瓜子,而是给他买了一个提包,回家后对他说,咱家没有什么好带的,你就带上妈炒的几包瓜子,放进提包里面。又教育他要好好工作。

   第二天,在火车站送行的人很多。当列车鸣笛启动的时候,翟志刚看到远处他母亲和他姐姐招手向他告别,越来越远。这个东北汉子嚎啕大哭,因为他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母亲。到了飞行学院他每月有12块钱补贴费,但他每月只留2块钱自己用。

   2003年,翟志刚的母亲脑溢血瘫痪在床上。他的哥哥和姐姐,为了不影响他训练没有告诉他。直到10月14日晚上,神五首飞梯队和媒体见面时,翟志刚的哥哥在电视上看到他,跑回家,把他的母亲扶起来,说您看到志刚了吗?老母亲不会讲话,眼角流着泪水,为有这么一个儿子感到自豪。

   发射结束不久,老母亲带着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走了。志刚带着对母亲的愧疚踏上了奔丧的路程。他在母亲坟前说,儿子来看您了,您能看见吗?能听见吗?他相信他的母亲能看见,也能听见。

   谈到另一位航天员刘伯明,吴川生透露,刘的母亲也很勤劳持家、照顾子女。刘到城里上高中时,离家很远,家里给他买了一个旧自行车。因为要骑过山路,每天早上,都是他母亲早早起床,为他准备早餐送他出门。每天晚上他回家时,母亲总是在村口高坡上站着,翘首相望。所以刘伯明对他的母亲也有深深的思念和眷顾。


  在神五发射前,刘伯明的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当时他还在训练,航天大队怕他过度悲痛,没有告诉他,只是让他回家看看。那正好是八月十五,当全国人民都在团圆过节的时候,刘伯明却踏上了回家奔丧的路程。

   景海鹏是山西人,小时读书时家里比较穷,负担不起。他的父母为了景海鹏能读书,宁可自己多吃苦受累,把他送到了海州的重点中学。因为海鹏喜欢体育,又是队里的5号,当时需要买一个海鸥背心,他却买不起。他父亲给他买了一个普通背心,在上面印了一个海鸥图案。由于买不起运动短裤,他的母亲针线比较好,就亲手给他缝制了一条。

   “我们这些航天员都是孝子,但是因为工作需要,训练任务紧张,他们很多时候不能尽孝。但是他们的父母亲都很体谅。我们的航天人和航天员,用奉献精神,诠释了能吃苦和能战斗的品质。没有这种奉献精神,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的腾飞。” 吴川生强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