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6日讯 “十一”长假首次改版,虽然市民对假期的划定还不太适应,但旅游、商业、娱乐等方面反馈的信息显示,这个小长假的各项消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外出旅游、逛街购物、读书充电……市民的假期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记者从哈尔滨市旅游局获悉,截至5日,哈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2.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3.4%;旅游总收入达6.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据民航哈尔滨售票处统计显示,黄金周期间,哈尔滨机场进出港航班平均客座率达到75%以上,从广州、上海、北京、日本大阪、韩国首尔等城市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客座率达到了80%;从哈尔滨飞往北京、青岛、烟台、大连、威海、日本大阪、韩国首尔等城市的航班客座率达到90%。从4日起,哈尔滨机场迎来返程客流高峰,日均运送旅客1.5万余人次。
“十一”期间哈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达22985.7万元。据哈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前一时期的“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乳制品市场销售受到一定冲击,但在国家和省、哈市各相关部门的严格整顿治理下,乳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黄金周期间,哈市乳制品市场多种品牌奶粉和液态奶销售稳步回升。节日期间百货业销售额大幅提升,中央商城、新一百、奋斗副食品商场、沃尔玛超市、家乐福超市等企业七天销售额同比增长4.7%到18.4%,服装、家电、黄金珠宝首饰、手机等仍是销售热点。
除了外出旅游,许多市民的度假方式频现多样化:剧场、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都成了市民的“度假胜地”。个性化和理性化的文化度假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