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天气适宜,我市不仅迎来大量的外地游客,许多市民也借长假之际出门游玩购物,街头游人如织。
原生态的山水、五花山和清新的空气,吸引城市游客走进原生态旅游
![]() |
一些商家在门口挂上一行行国旗 |
防洪纪念塔广场呈现出喜庆祥和的景象
东北网10月6日讯 昨天,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哈尔滨市商务部门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哈尔滨市消费品市场节日气氛浓烈,各类副食品、工业品和喜庆商品琳琅满目,货源充足。市民购物消费热情高涨,据商务部门对全市18户重点监测企业的监测结果显示,“十一”期间商品销售总额实现22985.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
商家们大赚一笔
“十一”期间,各大商场、超市借节促销,销售额大幅攀升。据统计,中央商城、新一百、奋斗副食品商场、沃尔玛超市、家乐福超市等企业7天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1.8%、18.4%、10.7%、10.2%和4.7%。
家电市场再起促销高潮,其销售份额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以上。据国美黑天鹅家电公司统计,“十一”期间家电商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6%,液晶电视、大容量冰箱、智能洗衣机等销售旺盛。
宾馆酒店人兴旺
“十一”期间,来哈尔滨市旅游的中外宾客增加,市民在外就餐明显增多,同时又是结婚的高峰期,餐饮服务业生意兴隆,大、中型餐饮企业营业额显著上升。
据源盛东饭店和华梅西餐厅统计,黄金周期间的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37.5% 。“十一”黄金周期间,哈尔滨市秋高气爽,来哈尔滨市旅游的中外游客增多,大中型宾馆入住率明显增加,据凯莱酒店统计,黄金周期间营业收入同比增41.8% 。
鲜肉副食卖得火
市场监测显示,鲜肉上市量日均380吨,各种蔬菜日上市量近200万公斤以上,品种达60余个。
“十一”期间,哈尔滨市居民副食品消费显著增加,销售热点主要集中在品牌鲜肉、风味肉制品、各种蔬菜和鲜活商品上,各种馈赠礼盒和高档水果的销量增幅较大。据家乐福超市和道里菜市场反映,“北大荒”“肉联”鲜肉、“大众红肠”、 “秋林红肠”、“风味粉肠”及部分老字号熟肉制品等销售旺盛,地方特产木耳、蘑菇等销售量激增。
奶制品销量回升
市场监测显示,哈尔滨市奶制品市场人气逐步恢复,多种品牌奶制品销售稳步回升。据乐买超市反映,10月5日各种品牌液态奶销售687升,已接近正常销售水平。
“十一”期间,哈尔滨市市场物价总水平与节前基本持平。鲜猪肉、牛羊肉、水产品、鲜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与节前持平,水产品中淡水鱼、河蟹等价格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蔬菜中豆角、黄瓜、白菜等价格略低于去年同期。据市商务部门表示,“十一”期间没有收到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