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五常市实施“三个五工程”规范有机米生产
2008-10-06 14:32:2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孟德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6日讯 五常市是哈尔滨市有机稻米重要生产基地,为保持优质稻米产业可持续发展,五常市制定了“有机稻米基地建设规划”,重点实施“三个五工程”,即:建立五大支撑体系、完善五大配套工程、确定五大保障措施。

  五大支撑体系包括:一是建立有机水稻生产标准体系。实行五统一的规程,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加工”;二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对每个农户、每个地块都建立规范的档案,从地块、生产到企业加工、销售全部达到数字化管理,建立“身份证”或“产品质量追溯卡”通过网络或电话信息查询,追溯水稻产品质量;三是建立投入品管理体系。市、乡(镇)、村成立监管队伍和十户联保,对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和档案管理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确保投入品的科学使用;四是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在基地内科学建立环境监测点,对水源、土壤、大气等生产要素,定期取样监测;五是建立农产品检测体系。成立农产品检测中心,随时抽检产品质量。

  五大配套工程为: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维修配套6个灌区造物工程142处,其中提水泵站1处、渠首工程5处、闸73座、桥22座、渡槽5座、涵洞8座、水库枢纽4处、渠道防渗1公里、干渠一侧硬化筑路94公里;二是沃土工程。根据不同地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基地全部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并实行封闭配送制;三是低产田改造工程。重点实施方条田和单排单灌建设,有机水稻基地方条田化率达98%以上;四是农机化工程。以农机作业公司为载体,健全经营管理机制,以村为单位建立耕作模式,有机水稻机械整地、机械插秧、机械收割面积达到80%以上;五是科技培训工程。组建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小组,进行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课题研究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业务部门和龙头企业组织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使其掌握有机水稻的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标准。

  五大保障措施包括:一是资金保障。由五常葵花阳光米业、中良美裕等龙头企业和地方财政、农户三方融资,建立多元投资机制。目前,有机水稻基地建设已投资1.3亿元;二是政策保障。制定出台了五常市稻米产业化管理办法,在统一基地建设、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宣传策划、统一市场布局、统一依法管理等八个方面,提升五常大米品牌;三是环境保障。建立健全了环保责任制,在基地上游不建排污企业,不上污染项目,彻底根除污染源,全面推广生物有机肥,保证环境标准;四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稻米产业领导小组,并由农委、大米协会、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分工负责;五是技术保障。成立市、乡、村三级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服务小组,落实水稻生产技术措施,为农户下发水稻技术栽培模式图和建设手册,确保水稻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进村进户。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