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8日讯 题:数字见证改革开放30年哈尔滨市居民住房发展
从平房到楼房、从筒子楼到一屋一厨、从大杂院小煤棚到宽敞的小区、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十多平方米的斗室,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居室……房子,已成为30年来我们告别旧生活走进新时代的最好例证。
从“有”其居,到“优”其居,关于房子的这一组数字,最能诠释变迁:截至2007年末,全市拥有住宅建筑面积9674.2万平方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8.6倍;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18.9平方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5倍……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兴起,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4.2米到18.9米———
人均住宅面积大翻番
改革开放前,哈尔滨市的危房棚户区较多,居民住房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常常是一个房间中间用木板打成间壁成为两家的住房,“两屋一厨”变成“两家合厨”。1978年,全市实有房屋建筑面积220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131万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仅为4.2平方米。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把住宅建设当作为群众办实事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采取政府组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为重点,以危棚房改造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住宅投资1268.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2.2%,是建国后前28年累计住宅投资的746.3倍。“九五—十五”时期,是哈尔滨市商品房建设快速发展的10年,累计竣工商品住宅达2897万平方米,销售商品住宅2354.1万平方米。
“十五”时期,哈尔滨市积极推进城区危房棚户区拆迁改造和新区开发,5年间,哈尔滨市商品住宅竣工总量达1777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543万平方米。拆迁危棚房585万平方米,彻底改造了道外太古小区、动力“垃圾山”、太平新乐小区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危房棚户区,实现了住宅建设重点向二环以外和道外、香坊等旧城区的转移。先后建成红旗、闽江、运华广场、泰海花园、信恒现代城、中财雅典城、太古新天地、滨江凤凰城、泰富长安城、爱建滨江新城、欧洲新城、盟科观邸、福顺尚都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的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住宅新区。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改善了百姓生活质量,推动了哈尔滨市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基础设施载体功能大幅度提高,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家到610家———
房地产业大发展
1983年,哈尔滨市出现第一家全民所有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哈尔滨市房屋土地综合开发公司,哈尔滨市房地产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再发展等重要阶段,已由最初单一结构的房屋建设和房屋维修,拓展为现在的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多门类的服务产业。目前,哈尔滨市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已达610家,年开发能力超过1500万平方米,竣工、销售规模已达700万平方米左右。
20多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哈尔滨市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1990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仅为3.4亿元,“十五”时期,哈尔滨市房地产累计完成开发投资54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达16.9%,增幅高于“九五”时期4.2个百分点,比“八五”时期增长了4.1倍。“十一五”前两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345.3亿元。2007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已达187.4亿元,比“八五”时期多82.4亿元,仅比“九五”时期少25.6亿元。
20多年来,随着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迅速扩大,竣工各类商品房总量也逐年增加。“十五”时期,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累计竣工各类房屋2358万平方米,比“九五”时期增长69.6%,商品房累计销售2067万平方米,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5倍。“十一五”前两年,哈尔滨市商品房消费市场活跃,销售总量超过竣工总量。两年间,累计销售各类商品房1423.3万平方米,超过竣工总量57.8万平方米。
3.4亿元到187.4亿元———
房地产投资大提升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历经种种波折,同时又显示出勃勃生机,不仅为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做出重大贡献,也为改变城市面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持续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作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强。1990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仅为3.4亿元,经过17年的快速发展,到2007年已经达到187.4亿元,增长54倍,年均增长28.5%,增幅高于同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8个百分点和地区生产总值10.8个百分点。
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其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攀升。1990年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2.9%,199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27.3%,高于1990年14.4个百分点;“九五”时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22.6%,“十五”时期增长到23.7%,房地产开发已经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