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省经济委员会 陈长涌
2008年9月27日
吉炳轩书记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了省情的发展变化,并从明确目标任务、把握内涵实质、着力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几天来,通过认真学习讨论和深入思考,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坚定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如何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些初步想法。
我省工业从2004年开始一直保持15%以上的发展速度,为历史最好时期,但横向比较仍呈差距逐步扩大趋势,规模工业增加值已由最好时的全国第6位下滑至目前的第12位,到年底还有可能退到第14位。从工业内部看,制约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工业企业数量少,投资规模小,产品链、产业链、业务链单一且层次较低,要素供需矛盾突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我省工业发展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此,我们一定深入贯彻落实吉炳轩书记的动员讲话精神,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产业升级为目标,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0亿元、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万亿元的目标。
第一,着力解决思想解放不够问题,努力在创新思路上求突破。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导,作为转变观念、找准问题、理清思路、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全新的视角深刻认识和把握产业成长规律、产业价值规律、产业组织规律,围绕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放宽视野,拓展思路,选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走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第二,着力解决产业结构不优问题,努力在结构调整升级上求突破。适应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对我省现有产业进行细分和梳理,进一步明确产业功能定位和政策扶持重点。坚持调整改造传统产业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加快建设国家级装备制造基地、石化基地和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实现局部战略性突破,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坚持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为切入点,围绕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沿边进出口加工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实施系统配套改造与集群化发展战略,将孤悬的点状企业变成向产业高端延伸的企业链条,把单一产品发展成集群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坚持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加快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步伐,实现优势资源就地多层次加工转化增值,努力把优势资源培育成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结构由采掘业为主向制造业为主的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着力解决投资不足问题,努力在大项目建设上求突破。将全力以赴抓大项目作为工业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助推器,以优势项目为抓手实施“项目推进”,力争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与技术水平上实现新的跨越。紧紧抓住当前建设的黄金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力条件,全力推进已开工的重大项目,力争早日建成发挥效益。继续加快重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的谋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发挥重大项目对投资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积蓄发展能量。抓住当前中央企业调整战略布局和“长三角”等东部地区产业整体“西进”的机遇,主动走出去搞好对接,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集聚一批优质项目,形成“招来一个、引出一串、带动一片”的扩散效应。促进银企结合,推进项目与资本对接,采取市场化融资方式破解资金难题,进一步完善工业投融资的体制和机制。
第四,着力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努力在提高企业素质上求突破。坚持以健全完善科技经济结合机制和企业依靠技术进步机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项目来源、技术来源问题。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加强技术中心等创新体系建设,搞好人才培养使用,通过合资合作接受技术外溢,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由转化科技成果、解决技术难题向共建研发中心、技术联盟和产业基地方向转化和升级,努力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过程和企业经营管理的“三个融合”,提高产品设计的数字化水平和信息技术含量,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密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水平。
第五,着力解决大企业新企业不多问题,努力在培育竞争力强的市场主体上求突破。针对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长期在3000户左右徘徊,总量不及内蒙、吉林总数和辽宁每年增量的实际,引导现有大企业按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协作的要求,围绕主业整合资源,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并购、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尽快做大做强;同时加快分离非核心业务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带动地方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规模企业培育专项行动计划,择优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的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培育信息库,在信贷支持、财政扶持、创业服务、素质培训、要素供给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力争五年内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翻一番。
第六,着力解决要素瓶颈制约问题,努力在经济运行调节上求突破。坚持把解决要素瓶颈制约问题作为改善产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逐个深入研究破题,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搞好服务。煤炭方面,针对当前市场供应的紧平衡状况,按照“先省内、后省外,先重点、后一般”和“优先保电力热力企业、优先保煤炭精深加工企业、优先保重点骨干企业”的原则,确保省内煤炭供应,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电力方面,利用峰谷电价差额政策,用好用足俄电资源,积极争取开展“直供电”试点,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逐步解决电能富余问题。铁路运输方面,加强日常运输组织,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争取日均装车、进关车数实现稳定增长;充分利用大连保税区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大连港在我省的无水港物流中心建设,力争在2009年初部分投入使用,以此加快推进铁海联运,进一步缓解进关物资运输压力。资金方面,完善银企信息沟通与对接平台,大力开发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企业和产品实现满负荷生产。
以上发言只是我的一些初步体会和想法。这次研讨班结束后,我们将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找准和抓紧解决影响工业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动力,加强工作调研、规划制订和产业引导,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以学习实践活动为标尺,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服务平台,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经济规律、符合科学发展方向的体制机制,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