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搜 索
“世界精神卫生日”谈戒酒 借酒消愁等成主因
2008-10-09 16:04:52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刘旭 杨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9日讯 明天是第1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记者从市第一专科医院戒酒病房了解到,仅去年一年,医院就收治了百余名酒依赖患者,患病率明显增加。近日,记者走进戒酒病房,在与几名“资深酒鬼”和家属的交谈中,记者发现,随着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酒文化的兴起,以及地域生活习俗的影响,越来越多市民的“心志”被酒精侵害。

  借酒消愁反成依赖

  在戒酒病房外,记者看到一位白发老人站在门外抹泪。老人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吴某正住院接受戒酒治疗,虽然只有36岁,但酒龄已有十五六年了。吴某很内向,眼光又很高,一直没结婚。几年前下岗后,觉得诸事不顺的他终日借酒消愁。没想到“喝坏”了脑袋,整日怀疑有人要设计杀他,家人将他送到医院。经诊断,他患有酒依赖,精神上产生严重的被害妄想症。

  据市第一专科医院戒酒病房主任张一介绍,目前在酒依赖患者中,心理因素已成为酗酒的头号元凶。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工作上的困境、婚姻的不幸都会造成长期的心理冲突,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无力自拔,一部分人选择以喝酒的方式平复心情、回避现实。久而久之,喝酒从愉悦心情变成“自我毁灭”。

  “职业需要”引发中毒

  某疗养院上班的小张,因工作关系常年接触客户,喝酒应酬成了家常便饭。有时一顿可以喝3、4斤白酒,海量的他一喝就是六七年。一次酩酊大醉醒来后,小张突然变得神志不清,赤身裸体拿着棍棒在院子里逢人便打,被同事捉住送到医院时,他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经检查,小张是慢性酒精中毒急性发作。回忆起以酒为生的日子,小张后悔地说,当时是为了工作而拼命喝酒,没想到却因酒害他失去工作,失去健康的身体。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酒依赖患者是由于职业所致,陪客户、接待来宾;重体力劳动者、野外作业者也常靠喝酒解除疲乏。

  张一主任介绍,人长期饮酒时,在一段时间内,酒量会达到一个高峰值,对酒的渴求欲望也会增强。但当高峰期过后,酒量明显下降,如继续大量饮酒,便会形成酒依赖。

  借着“酒劲”砍死老伴

  北方地域寒冷,长久以来形成了饮酒御寒、无酒不成席的地域酒文化,不少人由此形成酒依赖。张一主任告诉记者,酒依赖不仅损害自己的健康,还会给家人造成伤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恶性伤人、扰乱公共秩序等,每年都会发生多起。

  去年,60多岁农民的王某半夜起来,竟将与他共同生活了40多年的老伴用斧头砍死。追其原因,王某说,老伴整日与邻居家的老头眉来眼去,两人有不轨行为,他曾当场抓过。但经调查,这些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经精神科医生检查,原来由于一天三顿的大量饮酒,王某酒精中毒,产生“嫉妒症”,所有都是幻觉,老伴就这样冤死。

  酒精依赖症是指长期饮酒者产生的对酒精精神上和躯体上的依赖。酒依赖者在中断饮酒后会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表现。开始是精神上依赖,不可一日无酒。其后发展至躯体依赖,清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找出酒瓶,使颤抖的双手和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医生建议,成年人每日饮酒有个上限,白酒不超过一两,啤酒不超过一瓶。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