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2日讯 (记者 王晨宇) 提起李彦辉,在庆安县庆安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今的粮食大户,几年前却是个粮食“贩子”。
![]() |
庆安县庆安镇吉安村图书室 |
![]() |
农民在网上了解市场行价 |
![]() |
庆安镇吉安村"名人"李彦辉 |
李彦辉起步早,很多年前就开始做大米生意。但不知为什么生意总是做不大,一直停留在一个小的倒卖上。他尝试过多种经营方式,试图有些起色,但都无功而返。1993年,吉安村图书室建成,闲来无事的李彦辉偶然“溜达”到那里,却被这样那样的致富书籍吸引。书上的理论,他觉得说的真对,是那么回子事;书上的致富技巧,他一用,真是灵。他一头扎进书堆里。这些年,他经过自己的看书学习,自己的大米生意已经上了轨道,现在已有了商标(李氏大米)。记者问到李彦辉今后“发展蓝图”时,李彦辉一指前面的加工厂说:“现在和村子里的几个人合作开起了这个小型加工厂,自己觉得以前这样还可以,但是现在发现根本还是在小打小闹,够不成气候。这几天他正在和几个老合作伙伴商量着去欧洲买几个新式加工机械,把小工厂变大,然后还得多看书多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去干点更大的事。现在国外不是流行垄断吗?我也想垄断。”
在庆安镇,像李彦辉这样的靠读书致富的农民很多。
庆安镇吉安村的图书管理员张录介绍,以前的农民种地都跟不上时代,不明白怎么回事,靠传统的耕作方式,面朝黄土背朝天,等老天的赏赐吃饭,年景好,收成就好,遇到个灾年,也就没什么收成。现在庆安县的每个村屯都发放《口袋书》,把老师装在口袋里,遇到什么问题在书上找解决的办法。现在农民基本上都手不离书了,也懂得科学致富的重要性了,每次县里组织的专家科技下乡,那真是不管多远,家有什么事都放下,往专家那赶。
![]() |
农民靠读书致富 |
张录在这个经庆安镇吉安村文化站工作多年,现在他觉得在这工作越来越有劲头了,活动站小有规模,已建成集读书、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活动室,总面积68平方米,电脑17台,藏书2614本,各种活动器材12件。村民农闲的时来这里“扎堆”。他说:“现在的农民,讲究,以前每家的院墙都是破栅栏,要不就是土墙。现在富了,也没高强大瓦的,而是都种成了榆树墙。农民都意识到节省资源美化环境了,这不就是读书提高的思想意识嘛!”
![]() |
欢胜乡永进村张老十屯农民休闲广场 |
欢胜乡永进村张老十屯的书屋管理员韩文彦介绍说:“我把书屋建到自家,就是为了更方便与村民交流经验。”管理书屋多年,他自己感觉到,农民现在对书与知识的渴望。现在自己屯里的老张,就买了大型的农业机械车,买完了,不会用,就天天跑自己的书屋找有关于这个车型的使用方法。”韩文彦开玩笑说:“现在的农民是有钱了,有钱了也得有文化,你给他买个航空母舰有什么?他没有文化不会开不是白扯吗!”
现代农民致富与书籍分不开。庆安县委县政府找准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图书室和农家书屋建设,现在全县93个行政村建设87个村级图书室,799个自然屯建起296个图书屋,同时还建起480个图书点。经过运行,庆安县农家书屋在政策引导、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畜牧养殖、信息传播等方面都发挥出了综合效能。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