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18小时全程记录菜农进城艰辛:披星戴月风雨交加
2008-10-13 09:07:09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张立馨 杨建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3日讯 每到秋菜上市,哈尔滨市区里的大街小巷就有了这样一道风景:一辆辆农用车满载着萝卜、土豆、白菜“蹦蹦”地开进城市。为了城里人过冬有菜吃,也为了秋收后有个好收益,哈尔滨市周边县(市)区的菜农们开始了卖菜的忙碌。他们或夫妻二人并肩作战或三五老乡一起进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一趟趟奔波在城市、乡间。10日,踏着第一场秋雨,记者随菜农来到呼兰原野村,和菜农王守成夫妇一起体验进城卖菜的艰辛。

  风雨交加:5000斤菜当晚进城

  10日下午,一场秋雨打得人们措手不及。记者一路颠簸赶往呼兰,穿了件厚棉服,仍感觉冷得发抖。14时,记者来到呼兰区呼兰镇原野村,在村口的大白菜地里,看到30多岁的王守成和妻子康春华,正忙着抢收地里的大白菜。王守成和妻子康春华顾不得跟记者搭腔,手起刀落把地里的白菜一棵棵砍下,往车里装。

  王守成说,眼看就要下霜了,不抢着把菜运进城卖出去,一年的收成就得全冻在地里。不到1个小时,只见50米长的两垄菜地,被夫妻二人砍光,砍下的白菜堆成了“小山”。为了加快速度,夫妻俩还从村里雇来三个帮工,一齐砍菜装车。

  两个多小时后,雨越下越大,风刮得脸生疼。菜地里王守成和妻子已是满身泥泞,厚厚的棉衣,被雨打得透湿。为了早点装满车,夫妻二人依然弯着腰,不停地跟地里的白菜较劲。

  借着一口烟儿的功夫,王守成对记者说,家里共有7亩地,去年秋白菜价格涨起来,他把5亩地全种了白菜。“十一”过后,外地来地头开菜的菜贩叫价一斤1.6角,比去年贵了一倍。得知运到城里一斤能卖3角钱,他和妻子从开第一秤起,就自己进城卖菜了。

  17时30分,经过3个半小时的砍菜、装车,满载了5000斤大白菜的农用车,踉踉跄跄地从泥地里开了出来。

  这是夫妻二人今年第三趟进城卖菜了,按照每天的卖菜程序,这车大白菜当晚就要进城,赶在市民出早市时卖出。“这可是黄金时段,错过了,菜就不好卖了。”来不及吃口饭,小王催促着妻子上车,跟往常一样,揣着干粮、带上棉衣棉被,在夜幕中向哈尔滨进发。

  星夜露宿:担心被盗一夜三起

  晚21时,正是城里人万家灯火,全家温暖团聚的时候。绕过几条禁行路段,王守成夫妇终于找到自己的落脚点———道里安祥街与安平街交叉口早市。

  在这个地方,他们要在车里熬过漫长的寒夜。接近零度的气温,让车窗凝上了白雾。此时饥肠辘辘的王守成,来不及下车就狼吞虎咽地啃起了凉馒头和火腿肠,垫垫肚子。而康春华则使劲拉紧盖在白菜上的防雨布,生怕自己“照顾”不到,丢了任何一棵白菜。康春华说,每晚她都要起来两三次,检查车上白菜是否掉在地上或被偷走。

  康春华说,每棵菜都来之不易,如果今年菜价不高,家里的5亩白菜地,除去施用的鸡粪、种子钱、人工钱,以及其他投入,就根本挣不着钱了。她跟记者算了笔账,5亩地投用20立方米鸡粪肥,用去4000元,种子1200多元、柴油费一趟三四百。如果不精打细算,有时一趟下来就得白忙活。

  22时,忙碌了一天的夫妻二人,在不足一平方米的车斗上和衣而眠。虽然盖着厚厚的棉被,但四处透风的车厢也难挡秋夜的严寒。


 

  进城顺畅:盼夏菜也给开绿灯

  18时30分,雨还在下。在呼兰老道上,一辆辆运菜车向哈尔滨市开进。天冷路滑的路况,让人坐在车里格外担心。为了安全,坐在副驾位置上的妻子,不停地叮嘱:“慢点开、慢点开”,同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各种疾驰而过的车辆。

  每次进城,妻子康春华都把心提到嗓子眼。她说:“走夜路太危险,一眼照顾不到没车灯的坏车,就会撞上去。”为了安全,他们的车每次都像“爬”一样。康春华说,以这种速度,本来40分钟的路程,到达哈尔滨市至少要1个半小时,有时会更长。记者注意到,只有三个轮子的秋菜车,拉着5000斤大白菜,跑起来明显感觉到有些吃劲。

  19时10分,车行至呼兰收费站,康春华才放松一口气。她说,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农民进城卖菜,政府一路开绿灯,过路过桥费不收了、垃圾费不收了,秋菜运输通行证直接送到家门口。王守成说,平时这个收费站要交2元钱才能通过,现在每天来回就能省4元钱,钱虽不多,还是令人感受到政府对菜农的关心。

  而据记者了解,今年哈尔滨市下发的4万余个秋菜通行证,可保证全市八区十一县(市)菜农顺利进城卖菜,仅此一项费用,就为农民减负上百万。

  接近20时,随着眼前一片灯火通明,哈尔滨越来越近。倦意侵来的王守成和妻子互相安慰着:进了城,就能吃饭、睡觉了。然而进了城,更让夫妻二人神经紧张。虽然过了下班高峰,王守成也担心自己的“小蹦蹦”会因超载被警察扣下。他说,夏天进城卖瓜,曾因车辆超载被交警连瓜带车扣下,最后交了罚款才被放行。但是,车里的瓜经过一天的扣留,几乎“娄”了一半。王守成说:“秋菜有运输通行证,卖夏菜也希望政府开绿灯。”

  开秤卖菜:累得两条腿“突突”

  11日,凌晨4时许,天还没亮,在道里安平街,王守成夫妇已早早摆开了架势,占据安平街最好的地点开始卖菜了。

  王守成夫妇的白菜0.5元一公斤,因为大白菜棵大心实,不差秤。一会功夫,就引来众多市民抢购。两口子分工明确,一个在车上拣菜、装筐,一个在车下称重、送菜。记者看到,王守成推着小车送菜,最远居然要走出500-600米,几趟下来、瘦瘦的他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王守成说,送菜到家,这点累不算啥,可有的时候,一些市民还让把白菜扛上六楼、八楼。每次背着百八十斤的大白菜上楼,刚到二楼三楼,腿肚子就开始打突突。每天5000斤菜送下来,两条腿走路都拧劲儿。然而,吃得辛苦才能多挣钱。

  王守成说,因为卖菜不差秤,今年在安平街早市,已经卖出了“回头客”。只要他们的菜一来,就有市民抢购。记者看到,不到上午10点钟,王守成一车菜销售一空。紧攥着手头1500元的卖菜收入,康春华高兴地说,在安平街早市,他们的菜被附近居住的上千户市民买回家,能为市民冬季的菜篮子做出点贡献,再苦再累也值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