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4日讯 受省政府委托,13日上午,副省长程幼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省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报告中说,“十五”时期以来,全省文化产业经历了起步到较快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主要特点是:文化投入逐年增加,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省城镇用于文化、体育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5亿元,比上年增长69.3%;国有单位用于文化、体育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新闻、出版发行、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动漫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社会效益显著。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实现3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农村广播电视基本普及,农村演出市场活跃,农村图书装备水平有所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非公有制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省吸纳就业、推动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省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重要举措,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通过深入调研,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制定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产业;搭建平台,积极推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报告同时也指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与国内发达省份和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体制改革滞后,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公有制比重过大,结构不够合理;市场发育不够完善。
报告提出,下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重点是:推进改革,着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做强做大一批大型企业;完善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加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调整结构,进行资源整合,全面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