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林甸县农家书屋藏书20余万册 让农民看上书
2008-10-17 10:31:13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郭登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17日讯 “我们县下辖6乡2镇,83个行政村,目前,建成农家书屋88个,藏书达20余万册。”大庆市林甸县委宣传部彭少华部长介绍说。在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林甸县在全省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10日,采访团来到林甸进行采访。

  书屋常客成高产状元

  采访团一行来到林甸镇东发村,这里由村里投资6万余元新建了一所7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屋内分两间,一间为村民借书登记室,一间为阅览室。阅览室内,摆放着4个暂新的书架,上面摆放着不同类型的图书,几位村民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

  东发村的党支部书记徐立滨介绍了一位吃到读书甜头的农民邱志文。邱志文家一直种植马铃薯,但产量并不高。村里建成了农家书屋后,邱志文成了常客,他通过看书,学到了科学种植马铃薯的技术,亩产达到2000多公斤,每亩收入达到1000多元,被评为高产状元,还被村民推选为马铃薯协会的会长。

  村民宋殿臣过去没事时总爱打扑克,如今有了农家书屋,他不再去赌博,而是经常光顾农家书屋。用书上学来的技术种玉米,玉米丰收了。他又用玉米喂牛,一年收益10多万元。“农家书屋真是太好了,根据我们的需要,村里还为我们针对性地送书送光碟,这就像往我们兜里送钱一样啊!”

  多方筹书让农民都能看上书

  由于捐赠的图书不少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东发村就组织党员干部自己捐钱买书,由于资金有限,他们就少量买几本,摘抄出里面的重要内容,再制成宣传小册子发放给农民,这样,所有村民就可以学习到科学种田和养殖的知识。

  县委党委、宣传部长彭少华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开始后,县里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场所建设上,他们充分利用资源,有的农家书屋与村文化活动室、学校相结合,有的建立在村屯人口相对集中的场所,有的则是政府投资购买或新建专用场所。在图书投放上,主要采取“协、捐、换”的方式,“协”就是积极向各村的市、县包扶单位争取图书支持;“捐”就是动员全县各单位、各部门捐书;“换”就是建立图书交换制度,坚持乡与乡、村与村之间或是与县图书馆之间定期交换图书,做到书籍常换常新。再有就是以农家书屋为载体,结合农村文化“123工程”,广泛开展演讲比赛、读书征文、知识竞赛等读书活动,增强农村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