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齐齐哈尔一白血病患者4个月感受冷暖两重天
2008-10-20 07:38:14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 孟 驰 徐正彬 于恩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我现在轻易都不敢回娘家了,有的亲戚见我故意躲起来,觉得借钱给我治病没有任何希望,还有的亲人之间因为我的出现竟闹起离婚,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我的丈夫杨义彬,他总是说就算去挨家借钱,也要治病……”

  10月17日上午,22岁白血病患者刘平,向记者讲述了自己被诊断白血病的4个月里,感受到的冷暖两重天。

  刘平,龙江县人,17岁就外出务工,先后在我市和北京餐饮、服装行业打工,期间认识了丈夫杨义彬。正当两人生活得平平静静,享受着两岁半女儿带来的幸福光阴时,不幸却突然降临:今年初,随丈夫回到泰来县务农的刘平,两次晕倒,6月初,又相继出现呕吐、流鼻血和下肢呈现出血点等症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医院的诊断,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宁静,刘平随即住进医院接受化疗。小两口的积蓄在第一次化疗后就用光了。10月8日,靠泰来县民政局的3000元大病救助款和亲友借来的3万多元钱,刘平进行了第三次化疗。

  医生的话,令刘平矛盾重重,如果一年内坚持做完8到10个疗程,就有希望生存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剩下的几万元医疗费却没有着落。为此,有的亲人已经开始躲着她,还有的亲人看到刘平出现,因为担心借钱,还闹起了离婚。

  想到这些,刘平最感激的就是丈夫杨义彬了。从刘平住院化疗开始,杨义彬就不再外出打工,专心在医院陪护妻子。每次做腰椎穿刺后,刘平都要卧床6个小时,吃喝拉撒,全部要靠杨义彬帮忙。看着丈夫如此辛苦,刘平十分不忍,几次提出放弃治疗,不再给家人增加负担,但杨义彬总是坚定地劝说:“不要担心,就算到处去向别人乞讨借钱,我也要给你治好病!”

  最让刘平担心的还是仅仅两岁半的女儿。小女孩过去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现在,刘平每次化疗都要和女儿分别半个多月。如今居住在泰来县刘平婆婆家的女儿,在电话中总是哭着说想妈妈,希望妈妈尽快回家,用温暖的怀抱搂着她入睡。说到这些,刘平泪水浸湿了脸颊。看到母亲因化疗已经掉光了头发,女儿似乎开始懂事了,总是心疼地用手抚摸几下妈妈的头顶,不说话,静静地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