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市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三年增加三成
2008-10-20 08:05:32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哈尔滨市民陈女士用笔帽在胳膊上写字,皮肤很快发红,胀成浮雕状,数十分钟后才消失;市民小陈整个夏秋季节都穿着长袖衣服、戴遮阳帽,因为只要被阳光晒到皮肤就会整片地胀起并起满发痒的红点;市民张女士得了荨麻疹,奇痒难耐,夜里没法睡觉,次日上班精神状态差,没精力工作,发痒也只能冲进卫生间挠一下……眼下,哈尔滨市多家医院皮肤科的患者数量都比三年前增加了三四成,而其中多数市民就医时都会听到一个词———过敏。

  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过敏、动物毛发过敏、紫外线过敏……任何东西都可能导致过敏,以前不会过敏的物质也会变成致敏物质。市民疑惑了,以前,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么多过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怎么反而容易过敏了呢?

  其实,过敏症是一种文明病。据美国过敏反应学会报告,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约为人口总数的20%,世界卫生组织把该类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2005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认为,目前我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皮肤科门前天天排长队

  近日,得了荨麻疹的市民张女士清晨便赶到哈医大一院挂号,她希望在医院8点钟开门时能够第一个看上病。没料到,皮肤科五位专家同时出诊,她在其中一位专家那里排到了19号。皮肤科里与她同时间等待就诊的有近百人。

  4年前当张女士刚刚患上荨麻疹时,她以为只是突发性疾病,就医用药就会好。但没想到与这个病一抗争就是4年。用药时就会好,停药一段时间又会故态复萌。皮肤上起满风团,夜晚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还常常痒得难以忍受。虽然提起来不是大病,但却极其折磨人。

  在哈医大一院门诊处,虽然一些患者的病症没有张女士严重,但却不同程度地受到皮肤病的困扰。有的人皮肤总是很痒,被医生诊断为皮肤骚痒症,有的人皮肤很容易出划痕,医生说是人工荨麻疹,又称划痕症。还有各种湿疹、皮炎。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主任郑淑云介绍,目前,患有各种皮肤病的市民数量越来越多,皮肤科2005年前每天患者约270人,现在每天接待400人。省医院香坊分院、市第一医院、哈医大二院等医院皮肤科每天均接待几十至上百名患者。患者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从几个月的婴儿到七十多岁的老年人都有,患者数量约比三年前增加了三四成。

  郑医生介绍,很多皮肤病都是过敏引起的,或者说是过敏体现在皮肤上,引起了各种皮肤病。每逢气候转换、温差悬殊大或温热潮湿的季节,许多人常会发生皮肤过敏现象。尤其是过敏引起的荨麻疹、湿疹等很多见,其中急性的比较好治,如果过敏原很难查清楚,慢慢变为慢性或顽固性的就比较难治了。

  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受过敏的困扰。2005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介绍,目前全球有22%的人群患有过敏性疾病,并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全球人口的40%。依此类推目前我国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应引起重视。

  省医院香坊分院一位医生介绍,目前,哈尔滨市过敏人群比较宠大,过敏反应到皮肤上是各种皮疹、过敏性紫癜、皮肤痒等症状,反正到鼻腔和呼吸系统上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过敏常识需要普及

  当“过敏”被经常提及,很多市民都疑惑,究竟什么是过敏?哈医大一院医生介绍,当过敏症越来越多发,普及有关过敏的常识,才有利于指导市民正确对待。过敏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物质过敏。当人吃下、摸到或吸入某种物质的时候,身体会产生过度的反应;导致这种反应的物质就是所谓的“过敏原”。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但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

  过敏症是一种文明病。医学上把过敏(变应性)分为4种不同的种类,并以罗马数字I至IV来命名。其中最常见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时也被称为“特应性”或者“速发型变应性”。例如,人体在被昆虫蜇伤后几秒钟就会作出反应,动物毛发过敏和花粉过敏在几分钟内就有反应,食物过敏的时间则在30分钟以内。与此相反,IV型过敏的反应则要慢得多,症状要在一天或者几天之后才会出现。例如装饰物过敏和许多类型的职业过敏等。因此,人们把其称为“迟发型变应性”。

  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如有的患湿疹、荨麻疹,有的患过敏性哮喘,有的则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可发生药物性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

  最需要查清过敏原

  治疗过敏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查清过敏原。“有一次一个妈妈心急如焚抱来一个婴儿,说宝宝反反复复出湿疹,外用药和口服药用了不少,用药就好,但停药过一段时间又出,不知该怎么办好。”省医院香坊分院皮肤科医生说,这是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停药就会复发,难道必须终生服药?其实不是的。如果查清了过敏原,找到了正确的解决途径,过敏很快就会好。因而市民过敏以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查清过敏原。

  市民吃药能迅速减轻症状,是因为过敏反应过程中机体产生了许多炎症介质,西药抗过敏药主要成分是对抗这些炎症介质的,炎症介质减少了,过敏反应也就减轻了。如果过敏原去除了,再加上药物治疗,也就好了;如果过敏原不去除,吃药期间只是控制症状,药物一停以后复发也就不奇怪了。就好比扑火,零星的火种不扑掉,遇到风就又变大火了。对于病人来说,首当其冲地就是检查过敏原,要不然只能不间断地吃药。

  现在,医院中检查过敏原的方法分两大类:一是皮试针刺法:就是在把稀释很低的过敏原注射到皮下,观察皮肤的反应,优点是反应直观、快速,缺点是患者痛苦大(1种过敏原做一个皮试),患者不能耐受,还有就是皮试液的标准要求高,一般医院不采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就是抽血法,抽一次血可以做40—60多种的过敏原,优点是快速准确,特异性好,痛苦少,其优点是适用于小儿、症状较重的患者及晕针或不愿做皮肤试验的患者。缺点是过敏原检查项目较少,价格也比较贵。

  治疗过敏是世界难题

  查清过敏原说起来简单,但实践中很难。哈医大二院免疫科主任赵阴环介绍,市民过敏后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不接触过敏原。但其实过敏原不好查或查不准确。很多患者得了过敏性皮肤病常年不好就是因为找不到过敏原。生活中常见的过敏原有2000-3000种,医学文献记载接近两万种。它们通过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触等方式都可能使机体产生过敏现象。

  以皮肤过敏为例,它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两大方面,内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与遗传密切相关。而外在因素包括饮食、吸入物、气候、接触过敏物原等。其中海鲜、蛋白质,辛辣食品、酒、吸入花粉或尘螨、寒冷天气、接触化学物品、肥皂、洗涤剂等是常见的过敏原。由于如此复杂的原因,使得皮肤过敏因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很难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过敏。

  目前,我们都是在体外查过敏原,但体内与体外的环境不一样,体外查出的过敏原不能代表体内的具体情况,它只能为治疗提供一些线索。很多患者到处检测过敏原后仍无法找到导致自己过敏的物质。这种情况下,只能做对症处理。因而,过敏是现今困扰世界医疗界的一大难题。世界卫生组织才把该类疾病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预防的疾病”。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