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评论文章:总有一天涨价不再是唯一办法
2008-10-20 09:47:2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0日讯 今天出版的《生活报》发表评论文章,全文如下:

  20日,哈尔滨将全面开栓供热,政府赶在19日出台今冬明春供暖期的热费涨价结论:居民住宅热价上调5.8元。这与生活报连日来采访调研得出的估算结果——“6块钱一大关”极其接近。

  百姓呼吁供热企业承担30%,结果是承担了20%;百姓吁请政府也尽量承担一部分,结果是政府真的承担了15%。其实,从政府决定居民热费实行煤热价格联动的那刻起,哈尔滨热费的上涨就已成定局。因为燃煤价格上涨,是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趋势,但是,增加的供热成本如何“消化”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哈尔滨市热费提价在估算的6元“警戒线”前戛然而止,最终解决方式是:热企掏20%,政府拿15%,百姓担65%,没有简单地将负担全部转嫁给市民,但是,显而易见,对企业和市民来说,这并非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前年热费涨了,今年热费又涨了,如果明年的煤炭价格还在持续攀升,我们是否还会选择涨价这条路,这是很多人共同关心的问题。

  我们可以说,热费上涨是“霸道的市场”决定的,但是涉及到每一个市民对家的恒久而温暖的期盼,这又毫无疑问成了政府必须大力帮衬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必须承担的社会福利责任。在矿产资源越用越少的前提下,政府能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把哈尔滨的经济发展上去,别说11亿,就是再多点也能像北京那样“百姓用热,政府请客”。比如,把供热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得再彻底一些,将比发达国家高3倍的热耗降下去,让企业学会靠自身实力来承担原材料的风险。再比如,把城镇职工热费暗补变明补的政策推出来,或者走得步子再大些,将单位福利扩大为社会福利,使热费补贴从让部分人占“便宜”变成所有劳动者的权益。

  希望有这么一天,涨价不再是我们应对市场的唯一办法。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