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1日讯 小小门牌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各单位、各住户的“位置坐标”。前不久,哈尔滨市民政局对全市的街路、门牌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哈尔滨市的门牌存在商家住户自行编号制作、私自悬挂导致号码混乱等问题。另外,小区开发商不按照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门牌号,导致住户门牌缺失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困扰。
图好看自己做门牌
如今商家做买卖都讲究包装,门牌也不例外。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道里、南岗、香坊等区走访时看到,一些装潢考究的商店对门牌也进行了包装,钛金的、大理石的、黄铜的,应有尽有,传统的蓝底白字的门牌只有在老居民区和一些机关单位门前才能见到。道里区一家经销烟酒的商店老板朱先生说,自己花费几万元装修了店面,门牌当然也得配套制作,不可能在大理石墙面上安个搪瓷牌子,会破坏商店的整体形象。
走在哈尔滨市大街小巷,商家住户自己做门牌的现象很普遍,“不就挂上一个号码牌吗,还用花钱去购买?”很多人表示只知道门牌号码是政府编排的,不知道门牌要统一制作购买。
私自悬挂带来麻烦
一个月前,市民谭先生在南岗区开了家小店,因为要邮寄产品,他参照相邻的几家店铺自己制作了门牌,但他发现经常有收不到邮件的情况。谭先生到民政部门核实后才知道,该门牌号为一所学校所有,相邻店铺的门牌都是自编门牌、私自制作悬挂上去的,谭先生按这个号码制作了门牌,产生麻烦也就不奇怪了。
“在此次普查中发现,这种商家私挂门牌现象挺普遍。”据南岗区民政局地名科孙光仁科长介绍,按照《哈尔滨市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门牌是由民政部门指定厂家制作,统一样式、尺寸和材质,而后由街道办事处编号核发门牌,门牌价格从4元至200元不等。但由于商家不愿支付这笔费用,也没有意识到门牌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往往自己编号制作门牌,造成了重号、错号等不必要的麻烦。
户牌缺失让人发蒙
一个楼层3家住户,由于没有户牌,只能按楼梯猜测一门和三门。眼下,由于开发商建房时不按规定给住户办理门牌号,很多居民小区居民家都没有门牌,让人进出直发蒙。
记者在道里区和南岗区的一些小区看到,只是在一些老居住区住户门口才能见到蓝色的搪瓷门牌,而且已经残缺不全。在新建小区,由于开发商不愿支付这笔费用,有的干脆自编门牌为“×小区×座×号”。而居民自己也不愿额外花费这笔钱,道里区居民袁小姐就认为:“现在手机、电话都有,找不到地址时打个电话就行,没必要非弄个门牌不可。”
门牌体现城市管理水平
没有门牌行不行?“当然不行,门牌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孙光仁科长说,门牌看似不起眼,但在店铺经营、办理房产交易、工商执照、落户等手续时要用到门牌号,单位报纸投递、个人亲朋来访、上门维修,也离不开门牌号,同样门牌悬挂混乱、地址寻找困难都影响着城市形象。
据了解,各级民政部门是地名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而各街道办事处则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地名规划、地名命名、更名和废名等工作。按照《哈尔滨市地名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开发商在新开发住宅小区后,应先到所在街道办事处申请核发标准门牌,在取得标准门牌后,再进行售房。但因为责权利不统一,各相关部门缺乏配合,居民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对门牌收费高低有争议,才出现了上述现象。
据哈尔滨市民政局地名处副处长孙旭滨介绍,目前哈尔滨市门牌普查工作已经结束,各区民政部门正在对缺失的门牌进行补设工作。门牌管理体现城市管理水平,希望社会各界都来重视门牌号这个问题,给这个城市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