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鹤岗市萝北县文化教员成村级管理“第三人”
2008-10-22 09:31:0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臧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2日讯 宣传员、舆情员、监督员、示范员……这些别称虽然都很贴近,但都不能全面概括鹤岗市萝北县在农村设立的特殊岗位——文化教员的作用。

  除宣传国家政策法规、上报舆情化解矛盾、组织文娱活动、科技引导示范之外,萝北县的农村文化教员还肩负基层民主监督的职责,成为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身边的第三种力量,对健全农村管理、建设和谐农村做出了实际的贡献。

  收入不多贡献不小

  文化教员是萝北县2006年起试行的,由多部门联合把关考试选聘,县政府任命,县财政统一开支。文化教员年工资为3000元左右,每年另有1000元活动经费。

  各村文化教员多是本村的种植、养殖、文娱能手,都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萝北县环山乡新跃村文化教员都秀香和名山镇山河村文化教员黄慧涛,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网络信息,分别组织村民成立了万寿菊种植协会和玉米种植协会,带领村民与企业谈合作拉订单。其他村的文化教员也纷纷在养牛、种植南瓜等项目上给村民带来了实惠。

  职位不高作用不低

  由于直接对乡镇和县政府负责,不占用村干部的工资份额和人员份额,文化教员还被赋予了监督职能,成了村民的贴心人和县级管理部门的情报员。

  名山镇山河村文化教员黄慧涛,在2007年抗旱工作中了解到村干部发放补助资金有违纪行为,就提醒村里,但个别村干部没有理睬,他就迅速向镇政府汇报,违纪行为很快得到纠正。

  团结镇工农兵村是2006年度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里进行规模化基建时,一些村民认为村干部吃了“回扣”。文化教员郭耕平经过详细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村干部“正名”,保证了村级基层政策的顺利推进。

  阶段探索意义不凡

  文化教员稳定了萝北县农村基层管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缓和甚至化解了很多矛盾。今年,萝北县在对原有50名文化教员考核聘任(含续聘、解聘、新聘)的基础上,将增加文化教员的选聘数量,争取全县63个村屯实现文化教员全覆盖。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