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各县市发挥优势 走出振兴县域经济特色路
2008-10-23 14:45:3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3日讯 地域不同、资源不同、发展不同,但黑龙江省的一些县市根据自己的特点,走出了自己的振兴县域经济特色之路,在昨天的全省县域经济座谈会上,部分县市介绍了他们的做法。

  发挥优势 创新思路

  绥芬河 大通道大市场大开发

  “创建中国沿边国际合作型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现代化商贸旅游名城”是绥芬河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为实现这一定位,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大通道、大市场、大开发战略。

  近年来,绥芬河市充分发挥地缘和通道优势,坚持以开通黑龙江省新的“出海口”为主攻方向,加快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一方面,借助海关总署确定绥芬河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试点口岸的契机,采取政府公关、企业运作、联手互动模式推进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不断加大对绥芬河铁路口岸改造的投入力度。目前已投资3.2亿元,完成了铁路站场的应急和扩能改造工程,使口岸货运能力由450万吨提高到1100万吨。公路口岸改造投资1亿元,使年过客能力达到200万人次,过货能力达到500万吨。投资3000万元建成了绥芬河口岸铁路联检大楼,全面提高了通关效率。

  绥芬河市利用国家加工锯材复出口指定口岸政策,加快发展进口木材加工基地。搭建对俄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参与俄远东的大项目投资合作和产业开发。截至目前,哈牡绥东进出口加工产业带累计投资项目355个,以绥芬河口岸进口木材加工为龙头的木业产业集群迅速隆起。

  建设跨境经贸合作区,中俄绥—波贸易综合体已完成投资14亿元,部分功能已启动运行。

  嫩江 场县共建 突破重点

  嫩江是农业大县。他们始终坚持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农业经济的新突破带动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突出发展六大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畜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产业、劳务产业、食用菌栽培和沙棘种植等林产经济和蓝狐、马鹿、河蟹、桑蚕等特色养殖业。加强四项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筑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打造二个支撑,培育亮点求发展。着力培育产业支撑。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加快由资源型、原材料型工业向加工制造型、高新技术型工业转换步伐,拉长产业链,扩大产业群,尽力提高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有竞争力的产业。努力培育私企“小巨人”。积极扶持私营企业,提高科技含量,打造品牌,开发市场。

  从2002年起,嫩江县与农垦九三分局开展场县合作共建。2007年被确定为全省试点,他们按照省试点方案要求,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等七个方面、17项机制性合作层面、45项合作内容展开了共建。加快了区域内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


 

  宾县 引商聚企厚植财源

  宾县把引商聚企、厚植财源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赢得了经济发展新优势。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43亿元增长到95.1亿元,增长了1.21倍。宾县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

  几年来,宾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重点,作为各级干部的第一职责,全力以赴进行推进。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到招商引资上,并把招商引资工作成效与干部奖惩挂钩,制定出台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机制。在项目引进中,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环保要求、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确保了引进项目质量。通过招商引资,不但新发展壮大了一大批立县工业企业,而且使原有老工业企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工业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得到了全面提升。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141亿元,比2002年增长1.96倍。

  几年来,通过资源置换、借贷、向上争取和政府投入等方式,宾县筹措资金5亿元,推进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开发区已初步实现了“六通一平”,较好地打造了开发区对外形象,增强了开发区承载能力。建立健全了“项目开工前一条龙,建设中全方位,投产后经常性”的服务体系,努力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明水 外向化带动工业化

  结合县情实际,明水县确立了实施外向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优先发展工业、优先发展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迅速扩充,综合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全县GDP、全口径财政收入、工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六个翻番”。

  该县举全县之力,大上工业项目,构筑起了以格林工业园、三精工业园为牵动,以食品、医药、化工、麻纺四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框架体系。2004年以来,全县共投资20亿元,建设超千万元项目3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6个。

  该县根据草原秸秆资源丰富的实际,把肉羊、肉牛产业作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和主攻点,以肉羊产业的迅速崛起,牵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一是实施规模推进,带动开发。目前,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68万只,肉牛20万头,年底肉羊饲养量有望达到100万只,实现户均养羊15只。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开发。三是增加科技含量,高效开发。四是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开发。


 

  集贤 园区引领产业支撑

  近几年,集贤县大力实施招商兴县、产业立县、商贸强县战略,积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着力构建农产品精深加工、煤化工、经贸物流、新兴能源四大经济板块,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该县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大上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走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壮大县域经济的路子,积极在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上做文章。筹建了占地5.77平方公里的集贤县民营科技示范园区,到2009年末,产值将实现3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业已实现项目签约额31亿元,累计投资完成26亿元,年产值20亿元以上。

  该县坚持以煤炭深度开发为重点,做大煤化工产业集群。他们筹建了煤化工园区,共运作实施大型煤化工项目5个,项目签约额超过百亿元,已完成投资15亿元,煤化工大项目的建设使该县的煤炭产业迈出了由原煤生产向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利用转型的历史性一步。2007年,煤炭产业税收比重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

  他们还以专业市场建设为依托,积极壮大流通平台。全县已建成各类综合、专业市场40多处,各类商业网点2672个,辐射全国28个省、150多个城市及俄罗斯等国际市场。

  依安 产业化思路工业化理念

  依安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思路发展农业、用现代化设施装备农业、用一体化格局带动农业。

  该县着眼培育特色产业,多措并举上工业,着力构建工业主导型产业格局。他们立足优势资源开发上项目、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抓企业,全力做大做强糖薯乳豆鹅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工业经济科学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新格局。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税金分别实现6.12亿元、1.03亿元,与2005年比年均分别递增52.3%、56.6%;工业对财政贡献率为76.3%,比2005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预计到今年年末,工业经济增加值和税金可分别实现7.7亿元、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25.9%。

  该县的瑞雪糖业与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制糖企业英糖公司实现战略合作,投资5亿元建设年加工甜菜百万吨技改项目,去年企业上缴税金4019万元,比2005年增加2500多万元,今年计划加工甜菜50万吨,上缴税金4000万元。

  同时,北疆水泥、依安酿酒等项目已建成投产,依民烟花、宝明糠醛等项目正在建设。新上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创税5亿元以上,相当于再造4个依安财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