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3日讯 9月初“三鹿奶粉事件”使消费者对于袋装牛奶的安全产生了质疑,导致市场袋装奶销售额大幅下降。而近期随着国家各项举措的出台,消费者正慢慢恢复对袋装奶的消费信心,奶制品销量比9月份有大幅度的增长。
哈尔滨市道里区安松街伟伟奶站的老板赵文海和记者说,“三鹿奶粉事件”刚曝光后销售额减少将近80%,很多老顾客都不买牛奶了,一些本来早上有喝奶习惯的人也改成了用其他食品代替,现在随着牛奶问题的逐步解决,一些顾客也逐步开始再次购买牛奶,现在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销售量的70%到80%。但记者发现,在15分钟的时间里卖出的两箱牛奶和20多袋散装牛奶均为完达山和龙丹等本地品牌,蒙牛、伊利却无人问津。赵文海和记者说,出事之后很多以前买蒙牛、伊利的老顾客现在都已经转成购买完达山、龙丹等本地品牌。
这种现象在安宁街上的福源奶站表现得更为明显,据奶站的老板张晓园介绍,现在本地品牌牛奶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相比之下蒙牛伊利的销量则明显下降。有一半的顾客在购买袋装奶的时候只买本地产品。不过受前一阶段“问题牛奶下架令”的影响,很多消费者现在只选购9月14日之后生产的牛奶。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好又多、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在销售牛奶的柜台前记者看到,柜台前挑选牛奶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相比9月初牛奶柜台前门可罗雀的状况已经好转了很多,而长达十几米的柜台上大多数袋装奶品种都是完达山、龙丹等本地品牌,顾客也大多是选择本地品牌的袋装牛奶。正在挑选牛奶的许女士对记者说,自己是个上班族,每天早上都是以袋装牛奶和面包作为早餐,根本没有时间起来做早饭。而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检查检测措施,相信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袋装奶应该没问题。
世纪联华负责奶制品销售的张威经理和记者说,刚刚爆出牛奶问题的时候销售量直线下滑50%多,不过目前随着国家对奶制品安全检验的加强和有关检测标准的出台,现在袋装奶的销售已经开始逐步回升。目前的销售量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70%以上。由于在这次事件中本地品牌的牛奶并未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本地奶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