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栗战书在牡丹江调研:依托沿边开放开展经贸合作
2008-10-27 10:34:2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贾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7日讯 10月25日至26日,省长栗战书、副省长孙尧与有关方面负责同志深入到牡丹江、绥芬河、东宁等市县实地调研,与相关地(市)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共同研究谋划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工作。

  沿着301国道,调研组考察了牡丹江正在规划建设的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一路上进口岸、走园区、入企业,昼夜兼程。

  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是一条以牡丹江市为中心,以滨绥铁路和绥满公路为轴线,呈带状分布的经济区域,区内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4个国家一类口岸,15个外向型农牧业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规划面积218.6平方公里,目前已落地项目39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86个,今年1—9月份,新启动项目7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1个,完成投资14.1亿元人民币,成为拉动牡丹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带。在绥—波贸易综合体,绥芬河公路口岸、铁路口岸、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东宁公路口岸,绥芬河数码港,栗战书实地考察口岸建设、贸易区通关、过货及人员出入境情况,与当地干部、管理人员一起研究如何围绕贸易中心、结合口岸建设,科学布局城市区域,完善城市承载功能,推进城市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人流、信息流和物流。在绥芬河大亚木材加工厂、东宁中俄机电产业园、东宁华海木业、东宁吉信木业,详细了解企业项目投资、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情况。他叮嘱当地干部和企业负责同志,要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和产业政策变化,加快林木加工等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建设国际知名的木材、机电、化工产品加工基地。在考察了绥芬河、东宁、穆棱、海林四个开发区后,栗战书充分肯定了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的做法与经验,认为其有投入、有效益、有进度、有形象,为沿边开放趟出了路子。他要求省直部门和相关地市要对经济带下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经济带扩大规模,提升容纳能力,形成产业集聚,带动牡丹江地区快速发展。

  座谈会上,牡丹江市、鸡西市以及虎林、密山、东宁的主要负责同志重点介绍了对俄经贸及沿边开放情况,就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夯实基础条件,创新开放模式,完善合作机制,大力发展商贸旅游业,着力构建外向型产业结构,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具体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区位优势明显,依托沿边开放带可以促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紧紧抓住国家提升沿边开放的战略机遇,在边字上做文章,在开放上下功夫,在内联上求发展,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沿边开放的先行区,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栗战书指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升沿边开放,这为黑龙江省加快推进以对俄为主的沿边开放战略提供了新机遇。历经多个阶段的发展,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们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压力感,把握形势、科学决策、积极应对各种新挑战、新问题,以更高的起点、更新的理念、更广阔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黑龙江省沿边开放。要按照基地先行、园区跟进、产业优化、基础支撑的原则,扎实有序地推进沿边开放。要进一步明确沿边开放的思路、内涵、建设方式及发展道路,把对外贸易向日韩蒙等周边国家延伸。要加快口岸、铁路、公路建设,畅通大通道,壮大一批物流企业,为国内外客商开展跨国经贸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要鼓励黑龙江企业走出去,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逐步进入俄罗斯腹地以及更广阔的欧洲市场。要加快深化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教育、医疗、旅游、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奠定双方扩大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

  又讯 25日晚,省长栗战书在牡丹江市会见了香港东华投资集团总裁伊万诺夫一行。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