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8日讯 在教育部门的三令五申下,学校公开补课的现象少了,但各种社会补习班却有越演越烈之势。然而,由于不少社会补习班补课老师良莠不齐,不少家长抱怨花了钱、遭了罪孩子却没补出成绩来。为此一些家长呼吁教育部门出台相关规定,对补习班老师的资质、规模等设立标准,别让家长们花冤枉钱。
钱花了罪遭了孩子补出“恐惧症”
“花了一千多元,给儿子报了好几个英语班,一年学下来,儿子不但没学会几句英语,还补出了学英语‘恐惧症’。”哈市安静小学校一位二年级学生家长说,儿子6岁那年,听朋友介绍在哈市道里区有一个英语班特别火,招生都是靠家长介绍,要是没人介绍,人家还不收。于是,她设法找到这个班,果然,一个班有七八十个学生,教材是老师自编的,班级里的学生从五六岁的学龄前儿童到十二三岁的初中生都有。
“我的孩子小,能行吗?”听了她的疑问,招生老师肯定地说:“行,越小学得越快。”于是,她带着儿子来试听,第一节课,老师幽默的语言、讲课时不时穿插的小故事,让儿子感觉十分新奇。试听课后,她交了500元学费。
接下来的课,就不那么轻松了,为了照顾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老师讲课的内容一天比一天多,单词语法同时讲,刚开始学英语的儿子天天上课溜号,有时还在课堂上睡觉。
大班不行,就找小班。于是,她又开始给儿子找小班,一年来,换了几个班,钱没少花,可儿子的英语水平没见提高,如今一提英语,儿子就头疼。
不补不托底补了心没数补习班让家长两头难
“你家孩子报了几班?”“哪个班的老师教得好?”同龄孩子的家长们碰到一起,交流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为了给孩子找到名师、选一个好的补习班,家长们更是煞费苦心。
“补课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究竟效果怎么样,却没有定论。”一些家长表示,其实在补课方面,家长心理也非常复杂,他们一方面希望孩子能轻松些,另一方面面对升学压力,又希望孩子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如今不少老师在办班,又有那么多学生参加补课,自己的孩子哪有落后的道理?至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绩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差的,更需要老师指点迷津。看着孩子整天背着书包忙忙碌碌的样子,父母心里便感觉踏实多了。而孩子的成绩多少是学校老师教出来的?多少是补习补出来的?家长和孩子都糊涂。
师资不稳定设施条件差能否给补习班立个规
走访中,不少家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与学校相比,补习班师资队伍不稳定,校舍设施条件差,教学内容也仅限于灌输基础知识和基本应考技巧,谈不上“教书育人”,但其收费却高出学校好几倍。收费标准是如何制定的?花这么多钱到底值不值?既然掏钱给孩子上补习班已经成为众多家长的选择,而社会上各种补习班也应运而生,那么教育部门能否出台相关规定,对补习班老师的资质、规模等设立个标准,别让家长们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