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日讯 近日,家住哈尔滨市平房区的侴先生来到他家附近的银行想新开一个账户,却被银行拒绝了,原因是他二代身份证上的姓氏“侴”与银行掌握的他一代身份证上的姓氏“-”不一致。就在同一天,他的女儿在银行办理业务时也被告知无法办理,理由是:公民身份证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侴先生无奈地说:“都是我这个姓惹的祸。”
银行字库中没有“侴”字
据侴先生介绍,自从更换了二代身份证,他和女儿去银行办理需要出示身份证的业务时便一律办不了,因为银行登记的一代身份证的姓氏“-”与二代身份证的姓氏“侴”不一致。而且银行的字库里根本没有“侴”这个字。
侴先生的女儿侴淑杰说:“换了二代身份证后,我在银行不能开户,不能更改密码,不能取大额现金,也不能办理贷款。总之,需要用身份证办理的业务我都办不了。”
侴先生说,为了这个生僻姓氏,他被女儿埋怨过多次。
10月22日,记者与侴先生一起来到位于道里区工厂街上的邮政储蓄所,值班经理询问了“侴”字的读音后开始打字,过了一会儿告诉记者:“拼音打不出来。”值班经理又改用其他输入法,都无法打出这个字。最后,值班经理说,银行系统使用的都是统一的输入法,既然打不出来就说明银行的字库里没有这个字。输入侴先生的身份证号码后,值班经理说:“号码存在,但姓氏与银行掌握的不一致。”
工资折、医保卡上均被“改姓”
除了在银行开不了户,侴先生和他女儿在生活中也遇到了许多麻烦。侴先生告诉记者:“一开始我还觉得自己的姓氏与众不同挺好的,后来渐渐发现,生僻姓氏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我的这个姓经常被人误读成‘俞’,实际上它与‘丑’字同音,但很少有人认识。”
侴先生拿出自己的工资折和女儿的医保卡给记者看,侴先生名叫侴作林,可他的工资折上打的是“俞作林”,侴先生女儿的医保卡上的姓氏是“丑”。侴先生说:“我们也问过有关部门为什么会把姓氏写错,得到的解释有多种:有的是不认识这个字误打上去的;有的则是打不出‘侴’这个字,所以找个同音字代替。”
公安局查人口信息发现根源
一代身份证上的“-”字为什么在二代身份证上变成了“侴”字呢?为什么在银行的字库里没有“侴”这个字呢?哈市公安局户籍处人口信息科的毕科长将侴先生的身份证号码分别输入到公安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常住人口信息查询系统中,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人口信息查询系统中都显示出了侴先生二代身份证的信息,这说明侴先生的二代身份证是真实有效的,而公安部的查询系统显示的侴先生的姓氏变成了乱码。对此,毕科长说,以前身份证的信息都是各省自行管理,如果遇到生僻字,可以用造字系统或使用其他输入法打上去,所以侴先生的姓氏在一代身份证上是“-”。更换二代身份证后,户籍信息实行了全国联网,使用的字也统一了。“侴”字是指定使用的字,“-”字则从字库中消失了。
既然“侴”字是全国统一使用的字,为什么在公安部的查询系统中显示的是乱码呢?毕科长解释,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公安部建成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银行账户和以银行账户为基础的其他业务时能有效识别客户身份提供了权威、便捷的技术手段。但由于数据采集和维护更新等方面的原因,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中的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尚存在少量误差数据,导致侴先生使用二代身份证办理不了有关银行业务。
三种途径可证明侴先生身份
那么在公安部的人口基本信息资源库更新之前的这段时间,侴先生就只能放弃办理银行业务吗?哈市公安局户籍处身份证科的王科长拿出一份2007年9月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关于切实做好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按照《通知》要求,银行机构在联网核查时对于身份证号码不存在、身份证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或反馈照片不相符的,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核实居民身份证的真实性:一是要求客户出示居民户口簿、护照、机动车驾驶证等有效证件,银行机构留存相关证件复印件,并继续办理相关业务;二是为客户出具联网核查结果证明,由客户持该证明自行到被核查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申请核实,如经核实确属真实证件,客户可持身份证和公安机关核实并填写的回执到银行机构申请办理业务;三是由各银行机构将疑义信息通过联网核查系统申请核实,公安机关内部核实后在两周内通过联网核查系统反馈。
王科长说,侴先生通过以上三种途径都可以证明其身份证的真实性,从而帮助他解决目前无法办理银行业务的问题。王科长还建议侴先生尽快将他工资折上和他女儿医保卡上打错的姓氏改过来,否则一旦丢失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