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4日讯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解决当前影响和制约我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边调研边整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联系实际,确定主题。围绕省委确定的主题,提出以“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监管效能”为主题,开展了以“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监管效能,促进安全发展”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山西临汾“9•8”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和我省鹤岗“9•20”特大煤矿火灾事故、哈尔滨“10•10”建筑火灾事故暴露出的问题,把我省尾矿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行业安全生产基本状况、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作为调研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监管措施,治大隐患、防大事故。
二、迅速调研,摸清底数。党组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督查和调研工作,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化工企业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全省尾矿库安全督查工作的通知》,组成11个安全督查组,对全省相关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检查。截止10月20日,共检查13个市(地)的25座尾矿库和9座电厂灰渣库,随机抽查6座尾矿库、1座灰渣库,发现隐患和问题117项;检查9个市地的危化企业28户,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14户,发现隐患问题169项;检查7个市(地)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15家,经营企业46家,发现隐患问题148项。在此基础上,督促和指导市(地)、县(市、区)安全监管部门开展自检自查,共发现各类隐患和问题5308项,进一步摸清了我省高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
三、立行立改,严格执法。对在调研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整改解决。一是针对尾矿库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当场下达整改指令书8份,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整改尾矿库12座,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1个、暂扣12个。对危险程度较高的3座危库、5座险库列省政府安委办备案督办,按照整改期限、措施、责任、资金、预案“五落实”的原则,责成当地政府挂牌督办。对擅自建设使用的3座尾矿库,分别向有关市地和部门下达了整改指令,要求依法取缔。二是针对危化企业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当场下达整改指令书14份、强制执行决定书2份,责令停产整顿3家,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2个。三是针对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当场下达整改指令书14份,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2个,吊销零售许可证7个,取缔经营(批发)企业20家,取缔违规零售摊点108个,销毁假冒伪劣烟花爆竹370多万元。
四、着眼长远,健全机制。一是严格准入关。对拟新建的下游有铁路、公路、居民区及重要设施的尾矿库,一律不批准建设。对未履行“三同时”手续,擅自建设的尾矿库、危化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使用,限期补办手续,达不到安全条件的依法取缔。对存在重大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尾矿库、化工企业、烟花爆竹企业不予换发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无望的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依法责令停止使用,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隐患和问题,向有关市地下达整改指令,限期整改,未完成整改前绝不允许生产和使用。三是加强应急管理。对已建成使用的下游存在铁路、公路、村屯、重要设施的尾矿库,监督企业建立巡查制度,与下游居民点及部门签订应急协议,定期组织尾矿库溃坝事故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及时疏散、撤离人员。监督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从业单位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严密防范重特大事故。四是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落实烟花爆竹“打非”责任制,会同公安、质检、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贩卖假冒伪劣烟花爆竹行为。10月21日,在齐齐哈尔查处一起非法储存烟花爆竹案件,查封30余件50万的礼炮和40余件礼花弹,依法严厉查处了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