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专家与开发商展开保护车辆厂百年厂房“拉锯战”
2008-11-05 09:05:53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5日讯 爱建滨江国际社区从开发到建成的六年多时间里,给我们这座城市留下了什么?是像他们当年宣传的那样“保护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还是像老百姓说的那样成了“败家子”?记者从一些文物保护专家口中了解到了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事情:曾进入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名单并拟定二类保护建筑的“百年铸铁车间”,被“爱建”非法拆除;8台被省文物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的老机床,也因“爱建”看护失守被大卸零件。“就保护建筑的保护问题,有关专家和市民与开发商进行过多次拉锯战。”

  专家三次呼号“刀下留人”老建筑仍成“刀下冤鬼”

  “我的亲人,我为之奔走呼号5年的‘亲人’被‘凌迟处死’。面对一地惨不忍睹的遗骸,我完全语塞。我甚至无法像以往那样走到她的身旁默哀并捡拾一块骸骨。那钢铁怪物正在继续贪婪地吞噬,我亦无法阻止。苍天!我欲哭无泪……”这段话是一位文物保护专家在东北论坛上发出的帖子,时间是2006年3月11日,此前一天的深夜,“爱建”趁夜擅自拆除了原车辆厂的“百年铸铁车间”。

  记者了解到,原车辆厂铸铁车间建于1903年,是哈尔滨仅存的一栋带有“1903”年标的百年老厂房,几乎与城市同龄,是哈尔滨百年城市发展史的见证,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史的见证。2001年,百年厂房铸铁车间被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拟定为二类保护建筑,列入第三批保护建筑上报市政府待批。对此各媒体在2001年、2002年多次报道此事。但在2002年9月,车辆厂搬迁开始后传来了铸铁车间将被拆除的消息。文物保护专家就此事撰写内参后得到省市领导批示,第一次保护了这座建筑。

  然而到了2003年3月,某部门又有“铸铁车间已是危房,应该拆除”的说法。这位文物保护专家又立即找来省市文物专家和管理人员到现场论证,经现场勘察,认定该建筑只是门窗缺失,建筑主体基本完好,也很坚固,只要将门窗修复即可。意见被传达到某部门领导处,这座老建筑第二次被保住。

  2004年3月,还是这位文物保护专家,接到原车辆厂工人举报,说是铸铁车间遭到人为破坏。她急忙赶到现场调查,并向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名城保护处举报。名城保护处通报“爱建”的开发商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这是拟定的第三批保护建筑”,要求其拿出书面的保护措施。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后来交给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名城保护处的《关于爱建新城保护建筑的说明》中,承诺了对老厂房的保护,但他们的“说明”中仍然提出铸铁车间损坏严重,有倒塌的危险。到2004年6月的时候,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铸铁车间竟然从第三批保护建筑的名单上消失。不得已,在当年的7月,还是这位文物保护专家就此事上书省市领导,再次得到省市领导批示,铸铁车间将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第三次保住了这座百年厂房。

  2006年3月7日中午,一些媒体记者接到市民举报,说铸铁车间正在拆除中。他们立即赶到现场,发现挖掘机正在拆除厂房,便急忙向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名城保护处举报,这时也了解到这是违法拆迁。很快,哈尔滨市规划管理监察大队来到现场执法,责令其立即停工。然而当年的3月10日深夜,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却趁夜施工,强行拆毁了这座具有珍贵价值的百年厂房。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对自己的行为并不避讳,并明确表示会向有关部门补批相关手续。

  看管不力零件丢失二级文物“缺胳膊少腿”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在2002年的时候,还先后拆除了原车辆厂百年厂部大楼、百年动力车间、百年蒸汽机车点火室、百年铆焊车间,这些建筑形成的群落原本是可以整体保护的历史工业园区,是可以开发工业旅游的现成的近代工业博物馆。

  一些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说,2002年9月,一位文物保护专家从哈尔滨市拍卖行的拍卖名单上抢救回来8台老机床,它们是哈尔滨乃至中国工业发展史和城市历史的重要见证,由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在原哈尔滨车辆厂拆迁过程中,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曾指派专人对原厂区内的轧钢车间、百年水塔、烟囱及8台机床进行现场看护。2002年12月11日,该部门同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对上述保护建筑及机床进行了验收,并签订了交接书,明确规定由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自行组织保卫人员负责保护建筑、机床及现场的看护管理工作”。可到了次年3月,这位文物保护专家到现场调查后发现,8台机床上的一些零部件丢失了——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未按交接书的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机床部分零件丢失。

  原哈尔滨车辆厂机械加工分厂的这8台老机床被严重破坏:1905年产于俄国的卧式镗床的升降传动链、电机、床头变速箱外罩、数个手轮丢失;1904年产于乌克兰的龙门铣床的4台电机、龙门架上的传动杆、变速箱盖、皮带丢失;毛泽东视察过的、产于乌克兰的龙门铣床的3台电机、龙门架上的传动杆、变速箱盖、皮带丢失;1905年产于乌克兰的龙门铣床的3台电机、龙门架上的传动杆、变速箱盖丢失;1904年产于乌克兰的老式插床的老式电机、变速箱盖、全部手轮丢失;1935年产于法国的大型普通机床的电机、床头箱盖、刀架丢失;1935年产于日本的普通机床的电机、床头箱盖、刀架、卡盘爪、尾座手轮、顶尖、皮带丢失……

  “百年文脉传承”成空话市民建议开发商筑园“思过”

  有关专家上书省市领导并得到批示后,哈尔滨市房产住宅局会同省文化厅、哈尔滨市文化局等部门,将上述8台机床交由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负责管理及看护。要求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立即对所丢失部件进行追查,力争恢复8台机床的原貌。若不能恢复,则由文物部门鉴定后,由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按价赔偿。当时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估算,这8台机床修复预计需要10万元左右。有文物保护专家称,这8台被鉴定为文物的老机床作为文物必然要升值,可惜其损毁程度非常严重,许多配件都无法按原样复制,即使复制了也是“假古董”。

  据了解,哈尔滨爱达投资置业有限公司曾于2004年10月12日向哈尔滨市文物管理部门提供了修复资金9.2万元。这9.2万元是根据当时缺少的零部件所需要的材料费、修理费共3万余元的3倍计算的。但是这8台老机床拍卖时的起拍价即为18万多元,其文物价值尚未确定,而作为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工业文物,其被毁坏的价值远远不止9.2万元,起码应该按文物的价值进行赔偿。

  百年铸铁车间没了,珍贵机床损毁了,受到深深伤害的不仅有哈尔滨的文化传承,也有广大的哈尔滨市民。

  当时百年铸铁车间被拆除的时候,“爱建”紫园小区居民反应强烈,他们说,当初购买这里的房子,正是由于这里有一座列入保护建筑的百年厂房,喜欢这里的历史人文环境。他们就是冲着开发商通过媒体宣传他们保留百年铸铁车间“传承和发扬”了“哈尔滨百年文脉”买房的。居民们在给政府的一封公开信中建议:在百年厂房原址建设一个哈尔滨人的“思过园”,进一步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园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让类似百年厂房被非法拆毁的悲剧不再发生。然而,这一建议对开发商来说只不过是耳边风。

责任编辑:隋洪波